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邪客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一第三十九《举痛论篇》。又自“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至“青黑为痛”,见《甲乙经》卷一第十五。

黄帝问岐伯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人之善言天者,是人必法天以言人,故有验于人也。

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

以今寻古为今法,故必合于今。

善言人者,必厌于己。

善言知人,必先足于己,乃得知人;不足于己而欲知人,未之有也。

平按:《素问》“厌”上有“有”字。

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

如此,人有三善之行,于道不惑。所以然者,得其要理之极,明达故也。数,理也。

今余问于夫子,令可验于己,令之可言而知也,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如2发蒙解惑,可得闻乎?

先自行之,即可验于己也。然后问其病之所由,故为言而知之也。察色而知,故为视而知之也。诊脉而知,故为扪而可得。斯为知者,先验于身,故能为人发蒙于耳目,解惑于心府,于此之道,可以闻不?

平按:《素问》“令可验于己,令之可言而知也”十二字,作“令言而可知”五字;“如发蒙”作“而发蒙”。

2“如”,通“而”,《素问•举痛论》正作“而”。

岐伯再拜曰:帝何道之问?黄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平按:“气”有本作“风”。]入焉,经血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痛矣。[平按:《素问》“入焉,经血稽留”作“入经而稽留”;“故卒痛矣”作“故卒然而痛”。]黄帝曰:其痛也,或卒然而止者,或常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而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应而痛者,[平按:《素问》“相应”作“相引”。]或心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平按:《素问》“胁”上无“心”字。]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间复生者,[平按:《素问》“有间”作“有少间”。]或腹痛而悗悗欧者,或腹痛而复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

股外为髀,髀内为股,阴下之股为阴股也。悗,音闷也。

平按:《素问》“或腹痛而悗悗欧者”作“或痛而呕者”。注“阴股”,袁刻误作“阴病”。

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

凡此十四别病,十三寒客内为病,一种热气客内为闭,皆为痛病,不知所由,故须问之。

平按:“诸痛”,袁刻作“诸病”。

岐伯对曰:寒气客于肠外则肠寒,寒则缩卷,卷则肠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痛,得炅则痛立已矣,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

绌,褚律反,缝也,谓肠寒卷缩如缝连也。肠绌属肠经之小络散络于肠,故肠寒绌急引络而痛,得热则立已。炅,热也。

平按:《素问》“肠”均作“脉”;“卷”作“踡”;“立已”作“立止”。

寒气客于经脉1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不可按也。

痛不可按之,两义解之:一,寒热薄于脉中,满痛不可得按;二,寒2下留,热气上行,令脉血气相乱,故不可按也。

平按:《素问》“故痛”作“故痛甚”。

1“脉”,仁和寺本作“络”。

2“寒”,人卫本注曰:此后疑脱“气”字。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募原之下,而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气散,故痛止矣。

肠胃皆有募有原,募原之下皆有孙络,寒客肠胃募原之下,孙络引急而痛,故按之散而痛止。

平按:《素问》“而不得散”作“血不得散”;“故痛止”作“故按之痛止”。

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

侠脊脉,督脉侠脊,故曰侠脊脉也。督脉侠于脊里而上行深,故按之不及,所以按之无益者也。

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则脉不通,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

关元在脐下小腹,下当于胞,故前言冲脉起于胞中直上。邪气客之,故喘动应手。有本无“起于关元”下十字也。

平按:《素问》“直上”下,有“寒气客”三字。

寒气客于背输之脉则脉泣,泣则血虚,虚则痛,其输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至则痛止矣。

背输之脉,足太阳脉也。太阳心输之络注于心中,故寒客太阳,引心而痛。按之不移其手,则手热,故痛止。

平按:《素问》“则脉泣”作“则血脉涩”。注“于心”,袁刻误作“主于心”。注“寒客太阳”,袁刻误作“寒客大肠”。

寒气客于厥阴,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引胁与少腹矣。

厥阴肝脉属肝络胆布胁肋,故寒客血泣脉急,引胁与少腹痛也。

平按:《素问》“客于厥阴”下有“之脉”二字;“引胁与少腹”作“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

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痛。

厥气客在阴股,阴股之血凝泣,故其气上引少腹而痛也。

平按:《素问》“故痛”作“故腹痛引阴股”。

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寒气入五脏中,厥逆上吐,遂令阴气竭绝,阳气未入之间,卒痛不知人,阳气入脏还生也。

寒气客于肠募关元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留不得行,故卒然成积矣。

肠,谓大肠、小肠也。大肠募在天枢脐左右各二寸,原在手大指之间。小肠募在脐下三寸关元,原在手外侧腕骨之前完骨。寒气客此募原之下,血络之中,凝泣不行,久留以成积也。

平按:《素问》“肠募关元”作“小肠膜原”;“卒然”作“宿昔”;此节在“寒气客于五脏”上。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欧也。

寒客肠胃,其气逆上,故痛欧吐也。

寒气客于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寒客小肠,不得成于积聚,故后利腹痛也。

热气留于小肠,小肠中瘅热焦竭,则故坚干不得出矣。

热气留止小肠之中,则小肠中热,糟粕焦竭干坚,故大便闭不通矣。

平按:《素问》“小肠中瘅热”作“肠中痛瘅热”;“坚”上无“故”字;“不得出”下有“故痛而闭不通”六字。注“留止”,袁刻作“留于”。

黄帝曰: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岐伯曰:五脏六腑固尽其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可见者也。

五脏六腑各有色部,其部之中色见,视之即知脏腑之病,此则可视而可见者也。

平按:《甲乙》“青黑为痛”在“黄赤为热”上。

黄帝曰:闻而可得奈何?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皮及陷下者,可闻而得也。

视脉及皮之状,问其所由,故为闻而得也。

平按:《素问》“闻”作“扪”,据上文“扪而可得”,应作“扪”;“血”下无“皮”字。

黄帝曰:善。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