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尺寸诊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五第十八《平人气象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第一,惟编次小异。

黄帝问岐伯曰:平人何如?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人一吸脉亦再动,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论法也。

平人病法,先医人自平,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是医不病调和脉也。然后数人之息,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即是彼人不病者也。若彼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等,名曰不及,皆有病也。故曰:医不病,为病人平息者也。

平按:《素问》、《甲乙》“一吸”上无“人”字;“命曰”上有“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十一字。“医不病”上,《素问》有“常以不病调病人”七字,《甲乙》有“常以不病之人,以调病人”十字。“以论法也”《素问》作“以调之为法”五字,《甲乙》作“以调之”三字。

人一呼脉一动,人一吸脉一动者,曰少气。

呼吸皆一动,名曰不及,故知少气。

平按:“一吸”上,《素问》、《甲乙》无“人”字。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及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风,涩曰痹。

脉之三动,以是气之有余,又加躁疾,尺之皮肤复热,即阳气盛,故为病温。病温,先夏至日前发也;若后夏至日发者,病暑也。一呼三动而躁,尺皮不热,脉滑曰风,脉涩曰痹也。

平按:《甲乙》无“一吸脉三动”五字。“躁”下,《素问》、《甲乙》无“及”字;“风”上有“病”字。《素问》“涩”上有“脉”字。《甲乙》无“涩曰痹”三字。

人一呼脉四至曰死,

四至阳气独盛,阴气绝衰,故死。

平按:“四至”《素问》作“四动以上”,《甲乙》同。

脉绝不至曰死,

以手按脉,一来即绝,更不复来,故死。

乍疏乍数曰死。

乍疏曰阴,乍数曰阳,阴阳动乱不次,故曰死也。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曰死。

和平之人,五脏气之常者,其气各各禀承胃气;一一之脏若无胃气,其脉独见为逆,故致死。

平按:“无胃气”上,《甲乙》作“人常廪气于胃脉,以胃气为本”十二字。

春胃微弦曰平,

胃者,人迎胃脉也。五脏之脉,弦、钩、代、浮、石,皆见于人迎胃脉之中。胃脉即足阳明脉,主于水谷,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长,所以五脏之脉欲见之时,皆以胃气将至人迎也。胃气之状,柔弱是也。故人迎五脉见时,但弦、钩、代、毛、石各各自见,无柔弱者,即五脏各失胃气,故脉独见,独见当死。春脉胃多弦少曰微,微曰平人。

弦多胃少曰肝病,

弦多胃少,即肝少谷气,故曰肝病也。

但弦无胃曰死,

肝无谷气,致令肝脉独见,故死也。

胃而有毛曰秋病,

春胃见时,但得柔弱之气,竟无有弦,然胃中有毛,即是肝时有肺气来乘,以胃气弦1,故至秋有病。

平按:注“故至秋”,“故”字袁刻误作“欲”。

1“弦”,人卫本注曰:此前疑脱“无”字。

毛甚曰金病。

春得毛脉甚于胃气,以金克火,故曰金病2也。

平按:“金”《素问》、《甲乙》作“今”。注“火”字,恐“木”字传写之讹。

2“病”字后,仁和寺本衍一“之”字。

脏真散于肝,肝藏筋之气。

脏真者,真弦脉也。弦无胃气曰散,弦脉不能自散,以其肝脏散无胃气,所以真脏散于肝也。故肝藏神,藏于魂也;肝藏气者,藏筋气也。

平按:《素问》、《甲乙》“筋”下有“膜”字。

夏胃微钩曰平,

夏脉人迎胃多钩少,曰微钩,微钩曰平也。

钩多胃少曰心病,

心病食少谷气少,令脉至人迎钩多胃少,故知心病也。

平按:注“令”字,袁刻作“今”。

但钩无胃曰死,

心病害食,心无谷气,致令钩无胃气,故死。

胃而有石曰冬病,

心,火也。夏心王时遂得肾脉,虽有胃气,唯得石,冬时当病,以水克火。

石甚曰今病,

夏有胃气,虽得石脉,至秋致病;今夏得石脉甚,少胃气,贼邪来克,故曰今病。

脏真痛于心,心藏血脉之气。

心无胃气,即心有痛病,致令脏真脉见人迎,故曰脏真痛于心也。故心藏神,藏于神气也;心藏气,藏血脉之气也。

平按:“痛”《素问》、《甲乙》作“通”。

长夏胃微耎弱曰平,胃少弱多曰脾病,

耎,而免反,柔也。长夏,六月也。脾行胃气以灌四脏,故四脏脉至于人迎皆有胃气,即四脏平和也;若脾病,不得为胃行气至于人迎,即四脏之脉各无胃气,故四脏有病也。问曰:长夏是脾用事,此言胃气,不言脾者,何也?答曰:脾为其君,不可自见,是以于长夏时得胃气者,即得脾气。故于长夏胃气见时微有不足,名曰平好。若更胃少复虚弱者,即是脾病,致合胃气少而虚弱也。

平按:“胃少弱多”《素问》作“弱多胃少”,《甲乙》作“耎弱”。注“为胃行气”,袁刻作“气行”。“若更胃少复虚弱者”,袁刻“胃”作“至”;“复”作“腹”。

但代无胃曰死,

人之一呼出心与肺,脉有二动;一吸入肝与肾,脉有二动。人呼吸已定息之时,脾受气于胃,输与四脏以为呼吸,故当定息。脾受气时,其脉不动,称之曰代。代,息也。当代之时,胃气当见;若脉代时无胃气,则脾无谷气,所以致死也。

耎弱有石曰冬病,

长夏脾胃见时,中有肾脉,是为微邪来乘不已,至秋当病也。

平按:注“至秋”,“秋”字依经文应作“冬”。

弱甚曰今病,

脾胃之脉虚弱,其谷气微少,故即今病也。

平按:“弱”《甲乙》作“耎”,注云:“《素》作弱。”

脏真传于脾,脾藏肌肉之气。

脾藏真脉谓之唯代,之无胃气,唯代之脉,从脾传来,至于人迎也。故脾脏藏神,藏于意也;脾脏藏气,藏肌肉气也。

平按:“传”《素问》、《甲乙》作“濡”。注“之无胃气”,“之”字袁刻作“若”。

秋胃微毛曰平,

秋时人迎胃多毛少,曰平人也。

胃少毛多曰肺病,

谷气少也。

平按:“胃少毛多”《素问》、《甲乙》作“毛多胃少”。

但毛无胃曰死,

真脉见脉。

毛而有弦曰春病,

肝来乘肺,是邪来乘不已,至春木王之时当病。

平按:注“是邪”,依上下注,应作“微邪”。

弦甚曰今病,

有胃无毛,但有弦者,是木反克金,故曰今病。

脏真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泄曰死。

脏真之脉见时,高于肺脏和平之气。高,过也。肺为阴也。无胃之气,既过肺之和气,即是肺伤。肺主行营卫,肺既伤已,即是阴气泄漏,故致死也。

平按:“阴泄曰死”《素问》、《甲乙》作“阴阳也”三字。

冬胃微石曰平,

冬人迎脉,胃耎弱气多,石脉微者,名曰平人。

胃少石多曰肾病,

肾少谷气,故令耎弱气少,坚石脉多,故知肾病。

平按:“胃少石多”《素问》作“石多胃少”。

但石无胃曰死,

脏真脉见,故致死也。

石而有钩曰夏病,

石脉,水也。钩脉,火也。石脉见时,有钩见者,微邪来乘不已,至夏当病也。

钩甚曰今病,

虽有胃气,钩甚,所以今病也。

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

肾为五脏和气之下,今肾无胃气,乃过下于肾也。故肾脏藏神,藏于志也;肾脏藏气,骨髓气也。自此以上,即是人迎胃脉候五脏气也。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

下诊胃络之脉。虚音墟。虚里,城邑居处也。此胃大络,乃是五脏六腑所禀居处,故曰虚里。其脉出左乳下,常有动以应衣也。

平按:“应衣”《甲乙》作“应手”。注“胃络之脉”,“脉”字原缺右方,左方有“月”字,当是“脉”字,袁刻作“法”。

脉宗气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

宗,尊也。此之大络,一身之中血气所尊,故曰宗气。其脉动如人喘数而绝者,病在脏中也。

平按:“脉宗气”《素问》作“脉宗气也”,《甲乙》作“脉之宗气也”。

结而横,有积矣;

此脉结者,腹中有积居也。积,阴病也。

绝不至曰死。

此虚里脉,来已更不复来,是胃气绝,所以致死。

平按:“曰死”下,《素问》有“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十一字,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无此十一字,《甲乙经》亦无。”本书在后。

欲知寸口脉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

上来诊人迎法,以下诊寸口法,故曰欲知诊寸口之脉有病,唯有太过与不及也。口者,气行处也。从关至鱼一寸之处,有九分之位,是手太阴气所行之处,故曰寸口。其脉之动,不满九分,故曰短也。短者阳气不足,故头痛也。

平按:《甲乙》无“欲知寸口脉太过与不及”十字。

乳之下,其动应于衣,宗气泄。

乳下虚里之脉,若阳气盛溢,其脉动以应衣,是为宗气泄溢者也。

寸口之脉中手长者,足胫痛;

寸口之脉过九分以上,曰长。长者阳气有余,阴气不足,故胫痛也。

喘数绝不至,曰死。

长面喘,所以致死。

平按:《素问》无此句。

寸口脉中手如从下上击者,曰肩背痛。

脉从下向上击人手,如从下有物上击人手,是阳气盛,阳脉行于肩背,故知肩背痛也。

平按:“如从下上击者”《素问》作“促上击者”;《甲乙》作“促上数者”,注云:“《素问》作击。”又按:“从下”,“下”字袁刻作“物”。

寸口脉中手沉而紧者,曰病在中;

沉紧者,阴脉也。病在于脏,故沉紧也。

平按:《素问》无“中手”二字;“紧”作“坚”。

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

浮盛,阳也。病在于腑,故浮盛也。

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

沉,阴气盛也。弱,阳气虚也。阴盛阳虚,故有寒热、疝瘕病、少腹痛也。

寸口之脉沉而横坚,曰胠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

其脉沉横而坚者,阴盛,故知胠下有积。积,阴病也。横,指下脉横也。胠侧箱,即下穴处也。又其阴病,少腹中有横积也。

平按:《素问》无“坚”字。“胠下”《素问》、《甲乙》作“胁下”。《甲乙》“沉”作“紧”,注云:“《素问》作沉而横。”“腹中”上,《甲乙》无“有积”二字。注“即下穴处也”,别本作“掖下耎处也”。

寸口脉盛滑坚者,病曰甚,在外;

寸口阳也,滑亦阳也,坚为阴也,阳盛阴少,故病曰甚,在六腑也。

平按:“寸口”下,《素问》有“脉沉而喘曰寒热”七字,本书在后。

脉小实而坚者,病曰甚,在内;

小实为阴,坚亦为阴,故病曰甚,在五脏也。

平按:《素问》无“曰甚”二字。

有胃气而和者,病曰无他。

寸口之脉虽小实坚,若有胃气和之,虽病不至于困也。

平按:《素问》无此条。《甲乙》“有胃气”上,有“病甚”二字。

脉小弱以涩者,谓之久病;

小弱以涩,是阴阳虚弱,故是久病。

脉涩浮而大疾者,谓之新病。

涩为阴也,浮大阳也,其脉虽涩,而浮流利,即知新病。

平按:“涩浮而大疾”《素问》作“滑浮而疾”,《甲乙》作“浮滑而实大”,注云:“《素问》作浮而疾。”

脉滑曰风,

气虚而行利,即是风府之候也。

平按:《素问》“脉滑”上,有“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九字,本书在后。注“风府”,别本作“风病”。

脉缓而滑曰热中,

缓滑,阳也。指下如按缓绳,而去来流利,是热中候者。

脉涩曰痹,

涩,阴也。按之指下涩而不利,是寒湿之气聚为痹也。

脉盛而紧曰胀。

寸口脉盛紧实者,是阴气内积,故为胀也。

脉顺阴阳,病易已;

人迎、脉口大小顺四时者,虽病易愈也。

平按:“顺”《素问》作“从”。

脉逆阴阳脱者,病难已;

人迎寸口大小不顺四时,既逆阴阳,故病难已也。

平按:《素问》无“脱者”二字。

脉逆四时,病难已。

春夏人迎小于寸口,秋冬寸口小于人迎,即知是脉反四时,故病难已也。

平按:此条《素问》作“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甲乙》同,惟“脉”字作“按寸口”三字,“难已”作“死”。

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

按其脉如按弓弦,是阴气积,故知疝瘕少腹痛也。

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

沉,阴气也。脉动如人喘者,是为阳也。即知寒热也。

平按:《素问》此条在前“有横积痛”下。

臂多青脉曰脱血。

臂,尺地也。尺地络脉青黑为寒,即知脱血,以其阳虚,阴盛乘阳,故脉青。

尺脉缓涩者,谓之解安卧;

缓为阳也,涩为阴,以从关至尺取一寸以为尺部,尺部又阴,以阴气多,懈惰安卧也。

平按:注“以从关”,“以”字袁刻脱。

尺脉盛,谓之脱血。

尺脉盛,谓阴气盛,阳气虚,故脱血也。

平按:上“安卧”二字,《素问》王注作属下“尺脉盛”解释。

尺涩脉滑,谓之多汗;

尺之皮肤粗涩,尺之脉滑,是谓阳盛阴虚,数故1泄汗也。

1人卫本注曰:数故,疑倒。

尺寒脉细,谓之后泄;

尺之皮肤冷,尺脉沉细,是为内寒,故后泄也。

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

脉之尺地皮肤粗,又常热,是其热中也。

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脏见,皆死。

真脉各见被克之时,故皆死也。

颈脉动疾喘咳曰水,

颈脉,是胃脉人迎也。人迎常动,今有水病,故动疾可见喘咳也。有本为肾脉动也。

目果微肿如卧起之状曰水;

目果,目上下睑也。睑之微肿,水之候。

平按:《素问》“果”作“裹”;“卧”下有“蚕”字。

足胫肿曰水。

寒湿气盛,故足胫肿,水之候也。

目黄者,曰黄疸也;

三阳脉在目,故黄疸热病,目为黄也。疸,多但反。

平按:“足胫”二句,《素问》在“面肿曰风”之下。

溺黄安卧者,曰黄疸;

肾及膀胱中热,安卧不劳者,黄疸病候也。

平按:《素问》“黄”下有“赤”字。

已食如饥者,胃疸也。

胃中热消食,故已食如饥,胃疸病。

面肿曰风。

风,阳也。诸阳在面,故风病面先肿也。

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任子也。

手少阴脉,心经脉也。心脉主血,女子怀子,则月血外闭不通,故手少阴脉内盛,所以动也。

平按:《素问》“任”作“妊”。注“月血”,袁刻作“经血”。

脉有逆顺,四时未有脏形。

寸口人迎,且逆且顺,即四时未有真脏脉形也。

春夏而脉瘦者,秋冬浮大。

春夏人迎微大为顺,今反瘦小为逆;秋冬人迎微小为顺,今反浮大为逆也。

平按:“浮大”下,《素问》有“命曰逆四时也”六字。

风逆而脉盛,

脉盛者,风热之病也。

平按:“盛”《素问》作“静”。

泄而脱血。

风热之病虚,故多脱泄血脱也。

脉实者病在中,

是阳虚阴实,故病在五脏。

平按:《素问》“脉实”二字属上文,“实”下无“者”字。

脉虚者病在外。

阴虚阳实,故病在六腑也。

平按:《素问》“脉虚”二字属上文,“虚”下无“者”字。

脉涩坚皆难治,命曰反四时者也。

脉涩及坚二者,但阴无阳,故皆难疗,名曰反四时之脉也。

平按:《素问》新校正云:“自前未有脏形春夏至此五十三字,与后《玉机真脏论》文相重。”本书见十四卷《四时诊脉篇》。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

反四时之脉,无水谷之气者,致死。

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肝不弦,肾不石也。

虽有水谷之气,以脏有病无胃气者,肝虽有弦,以无胃气不名乎弦也;肾虽有石,以无胃气不名乎石。故不免死也。

平按:“肝不弦”上,《素问》有“脉不得胃气者”六字。

太阳脉至,鸿大以长;

以手按人迎脉鸿大以长者,是太阳也,即手足太阳小肠膀胱脉之状也。

平按:“鸿”《素问》、《甲乙》作“洪”。注“人迎脉”别本作“尺脉”。

少阳脉至,乍疏乍数,乍短乍长;

按之乍疏乍数,乍短乍长者,少阳脉也,即手足少阳三焦及胆脉之状。

平按:“乍疏乍数”《素问》、《甲乙》作“乍数乍疏”。

阳明脉至,浮大而短,是谓三阳脉也。

按之浮大而短者,阳明脉也,即手足阳明胃及大肠之候也。是谓三阳脉之形。

平按:《素问》、《甲乙》无“是谓三阳脉也”六字。《素问》新校正云:“详无三阴脉,应古文阙也。按《难经》云: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之至,紧细而微;厥阴之至,沉短以敦。”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