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八戒说禅

78、神会不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唐玄宗的时代是一个辉煌的大时代,如果放眼世界的话,这个时候的唐长安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盛唐文化之繁荣兴盛也是同时代的翘楚。唐玄宗先天二年八月三日,这一天不知道该不该算一个沉痛的日子,因为就是在这一天,陪伴了我们这么久的慧能大师圆寂了。

据有些版本的说法,慧能是病死的,也许解脱成佛之人也免不了有个头疼脑热。这个说法肯定会对那些求佛拜菩萨保佑无灾无病的人是个不大不小的打击,那就不予采信好了。

慧能圆寂了,《坛经》原文用的词是"灭度",这和圆寂是一个意思,当然还可以用涅槃、归真等等不同的字眼,意思都是一样,如果勉强翻译成我们俗家的话,就是"死了"。

但是,仔细辨析的话,死和圆寂、涅槃的意思其实很不一样。比如,对慧能影响很大的那部《涅槃经》肯定不能翻译成《死经》或者《逝世经》。

佛教的四法印我已经在前边介绍过了一些,"涅槃寂静"就是四法印之一,一个人如果达到了涅槃境界,就超脱了一切烦恼,解脱于生死轮回,这是佛教早期所追求的至高目标。所以,一个人如果圆寂了,当然是件天大的好事。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难道说慧能大师直到今天才超脱于烦恼、解脱于轮回么?他老人家难道不是早已经顿悟成佛了么?

是的,他老人家的确早已经涅槃了,实在是涅槃的概念一方面被搞得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又被简化为对修行者之死亡的一种敬称,《坛经》这里就是在后一层意义上而言的。

慧能在圆寂之前的一年就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墓塔,又在死前的一个月向弟子们告别。慧能说:"下个月我就要离开人世了,你们有问题的就赶紧问,我要趁着这最后的一点时间给大家释尽疑惑,使你们人人安乐。等我过世之后可就没人教你们了。"

法海等一众弟子听老师这么一讲,无不悲伤流泪,只有神会无动于衷,一滴眼泪都没有。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法海他们和神会,到底谁的反应才是符合"禅意"的?

在我现在这个上下文背景下,肯定多数人都会猜神会,但是我们得想想,假如你切身处在一座寺院里,老住持当着你的面交代遗言,大家都在一旁悲伤流泪,你说你会怎么办?

我们接下来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说神会的反应符合禅意,理论依据是什么呢?

慧能说:"没想到神会这个年轻人倒是能做到心念与善念相一致、没有任何恶念的境界,无论毁誉都不动心呀。你们其他人却做不到这一点,你们也真是的,在山中这么多年,修的都是什么道呀!"

慧能是高度评价神会的,现在情况很明显,从禅意来讲,神会是合格的,其他人是不合格的。但是,如果我们拿前边讲过的那些禅宗道理来衡量一下的话,会发现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如果我们的心要"念念无住",如果我们要做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那么,在悲伤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应该流泪了。多年相伴的老师马上就要离开了,悲伤之情在所难免,哭一哭也是很正常的呀。

日本禅宗有过一则故事(具体人名和出处我记不起来了,本着"念念无住"之心,我就不去查了),说一位修为很高的女弟子刚刚死了女儿,她痛苦悲泣,一连好多天。同门看到了都不以为然,说:"你都是一个得道的人了,怎么能这样呢?"但师父却说:"一个得道的人就是这样的。"

现在,两件事情并在一起来看,到底谁说得对呢?

我们有必要看一下慧能接下来说什么:"你们这么悲伤流泪,难道是不知道我死后的去处吗?放心吧,如果我连自己死后的去处都不知道,是不会和你们告别的。你们悲伤哭泣,说明你们不知道我死后的去处,如果你们知道了,也就不会哭了。人的本性无生也无灭,无去也无来。你们都坐下,我送你们一个《真假动静偈》,你们好好领会吧。领会了这个偈子,你们就会达到我这样的认识水平了。"

--慧能所说的"死后的去处",虽然说了,却没明说,只说自己知道,然后就转到本性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了。如果联系起来看,从字面上讲,慧能前辈从没活过,自然也无所谓死去,从不曾来到这个世上,自然也无所谓将要去向哪里。由此推论,生死问题只是一个假问题。但是,佛门又常说"生死事大",说佛陀之所以向世人传法就是为了解决"生死事大"这个头等问题,慧能自己在前边也谈到过的,怎么到了现在又成了一个假问题呢?

很难理解。但我们按照涅槃的一种通行理论来讲,慧能虽然早就解脱成佛了,但肉身还在,有肉身在就说明解脱得还不够彻底,所以这种涅槃叫做"有余涅槃",等哪天肉身也不在了(死了)之后,这才获得彻底的涅槃,也就是"无余涅槃"。所以,早已经获得有余涅槃的慧能前辈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进入无余涅槃了,而无余涅槃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是许多修行者毕生的追求,能够这样涅槃当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好比一位净土信徒,念了一辈子阿弥陀佛,临终之时知道自己就要往生西天极乐世界了,肯定是很高兴的。以常理而言,只要有信心自己把功夫都做到了的,肯定盼着自己早死。早死才能早脱苦海、早上天堂。所以,要死了,这是一辈子里最大的好事,高兴都来不及,怎么能有悲伤呢?

现在回到方才你在寺院里听老住持临终嘱托的场景,明白了这些道理,你会怎么面对他的死呢?哈哈大笑,对老住持说:"您可算要圆寂了,这真是太好了,我真替您高兴!"--如果你真这么做,肯定会被大家打出来的。按理说你虽然应该替老住持高兴,但还是应该有些悲伤,因为这就像你的一位亲人接到了来自外国的一份聘书,那是一个天堂一般的国度,工作很轻松,待遇还特别高,你为他感到高兴,但毕竟他这一去你们就很难再有见面的机会了,想到这一层,你又会觉得悲伤。

那么,你的悲伤既然是自然而然的,流露一下当然是符合禅意的吧?--可是从传统佛教的"四圣谛"来看,你的这种悲伤正是属于苦谛当中的"爱别离苦",也就是与所爱之人别离而带来的痛苦,如果你连这个"爱别离苦"都没有看破,显然距离解脱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再来对比一下慧能的圆寂和那位满怀丧女之痛的信徒,抛开"自然而然的感情流露是否符合禅意"这个问题不谈,慧能是清楚知道自己死后的去处的(应该就是无余涅槃),从此跳出轮回、脱离苦海;而那位信徒应该也同样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女儿只是像一个凡夫俗子那样死了而已,她的去处仍然是轮回苦海。所以,同样是死,去处不一,一喜一悲也算正常。那么,这位信徒是否也没有看破"爱别离苦"呢?

越往深里想,就越不容易想清楚。也有学者猜测,说这一段明显贬低法海一帮人,唯独把神会抬高出来,想来是神会的弟子们特意加上去的。如果我们也有一点得道的风骨,多把人往好处想的话,这个意见就忽略不计好了。

慧能临终传下的《真假动静偈》,说的还是以前那些意思,但有几句值得提出来讲讲,就是: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见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这是说,有生命的东西都有"动"这个属性,而无生命的东西是没有这个属性的。如果我们坐禅入定,也学那些无生命体一样一动不动,这对修佛来讲是南辕北辙的。无生命的东西是没有佛性的,怎么搞也不可能解脱成佛。

我前面讲"风动幡动"的时候,提到过这个"动"的理论依据,慧能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反对坐禅的。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