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脉诀刊误

卷上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六朝高阳生。剽窃晋太医令王叔和。撮其切要。撰为脉诀。蔡西山辨之详矣。世相因。人相授。

咸曰王叔和脉诀。既不能正其名。又不能辨其非。讹承惑固。是以罔觉。今刊其误。题曰脉诀。

不以王叔和加其首者。先正其名也。窃取灵素内经、秦越人、张仲景、华佗、王叔和、及历代名医之书以证。又述诸家所解。集长辨短。知我者其惟脉诀乎。罪我者其惟脉诀乎。

[卷上] 诊候入式歌

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肾。

十二经动脉循环无端。始于手太阴。终于足厥阴。一昼夜五十周。朝于寸口。会于平旦。内经诊以平旦。难经独取寸口。寸口者。即手太阴之经渠穴也。上古诊法有三。其一。各于十二经动脉见处。分为三部。

天地人以候各脏腑。其二。以寸口与人迎参之。以验阴阳四时之大小。以决其病。其三。独取寸口。

以内外分脏腑。以高下定身形。斯王叔和之所取。以为寸口。脏腑之位。脉诀述之有差。脉经两尺并属肾与膀胱。今脉诀以命门列右尺。通真子注。又以三焦为命门合。并属右尺。是不可以不辩。

十八难曰。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亦未尝言手心主少阳火在何部也。二十五难曰。心主与三焦为表里。灵枢铜人并同。又未尝以三焦合命门也。且持脉有道。因动脉而有别。假使以右肾为命门之脏。外无经络。其动脉何在。且命门之说。始于扁鹊。

亦不分男女左右。考之内经。肾固已分为两脏。未尝有命门也。惟铜人有命门穴。在十四椎下。

灵枢言两目为命门。既无动脉。何以为诊。又非正脏。何以列部。肾有两枚。均为肾。尺内以候肾。

同列左右尺。斯黄岐之正论。习医者。不本内经。而信末世昧理之谬论。安能悟其非而造其妙。

三因方以右肾居右尺中。属手厥阴经。与三焦手少阳经合。则又差之甚矣。心主非右肾也。手厥阴虽与三焦经合。其起于心中。出属心包络。终于手小指次指。其经不行尺部之下也。何以列在右尺。黎氏曰。扁鹊以心主与三焦为表里。而脉诀以命门与三焦为表里者。以肾为精之舍。三焦为精之府也。命门虽系一脏。外别无经。与肾俱属足少阴经。与足太阳膀胱相为表里。以此推之。

三焦之气与命门通。而三焦之经不与命门合也。扁鹊之论为正。然则寸口之部位以何为正也。脉要精微论曰。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内以候肾。尺外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

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此寸口部之定位也。或曰必以动脉为诊。则手厥阴少阳二经。当列何部也。曰。经云手少阴独无乎。其外经病而脏不病也。

故治病者治包络之经。无犯其经。则手厥阴同手少阴经部诊也。手少阳为三焦。则各分于上中下部以诊也。则十二经动脉。皆可诊于寸口矣。洁古以地道自右逆行。言脉三部自手少阴君火心始。逆而至厥阴风木肝。逆而至太阳寒水。外应十一月。内应于左尺肾与膀胱。接右手。肺应九月。居右寸。逆至太阴。土为脾。应右关。又逆至手厥阴与三焦。以愚考之。此乃地六气之步位。故岁首于春初之气。亦始厥阴风木君火不任令。退居二气。而少阳相火当夏为三之气。四气太阴。五气阳明。

六气太阳。乃取地之六气。根据四时而至。难以言寸口三部之位。且六节气位。乃地理之应也。经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虽始以君火。亦顺次而行。未尝逆。杨仁斋以右尺其经手厥阴。其藏心包络。其府三焦。其名命脉。决非右肾之命门。

以愚考之。十二经脉。自上古立名。今不悟脉歌非王叔和之本经。又立命脉以附和之。且观于内经尺内以候肾。原不曾分左右。是合左右之尺。皆以候肾。亦无所谓命脉矣。仁斋直指于医方发明甚高。

惜乎于此未明。

〔女人反此背看之〕(男女脉形有异同。)尺〔脉〕(位)第三同〔断〕(肾)病。

歌首二句。只言部位未论脉。女人反此背看云者。原其惑于男左肾右命门。女右肾左命门。故言反此。

又断之曰尺脉第三同断病。则反此背看者。只论尺脉耳。男女有异同者脉形尔。如男脉关上盛。女脉关下盛。男左大右小为顺。女右大左小为顺。男女脉位即无异同也。以十二经脉所行之终始。

五岁之定位成形。则一也。惟茎户及胞门子户。精血之不同尔。安可言脉位。女人与男子反而背看乎。

脉诀之误。因于肾与命门有男女之别。不知肾有两。其左为肾。右为命门。难经虽有左右之别。

亦无男女左右之分。其实皆肾脏非命门也。至褚氏遗书。则又以女人心肺自尺始。倒装五脏。则谬又甚焉。或曰南政北政。三阴司天在泉。而尺寸亦或易位。褚氏之论或原此乎。曰不然也。

司天在泉。以天之六步为客脉也。故随南北政以分尺寸之不应耳。其地之六步为主脉。即随候以见而不移也。心肺在上。肝肾在下。脾脉在中。自三才分而为人。亘古今何尝异。无求子曰。

所谓反者。男子尺脉常弱。今反盛。女子尺脉常盛。今反弱。故谓之反耳。李范因之。虽于反字义明。不同于众论。然反盛反弱。乃男女之病脉。今入式歌。方言部位。而遽以病脉牵解。

似非本旨。特作歌者不善行文。故以反此背看传惑于世耳。今刊而改之如上。

心与小肠居左寸。肝胆同居左关定。肾居尺脉亦如然。用意调和审安静。肺与大肠居右寸。

脾胃脉从关里认。命门还与肾脉同。用心仔细须寻趁。

此脉诀重分左右寸关尺部所出也。其曰命门还与肾脉同。以此句观之。命门即肾也。既知其非动脉。前何必以命门为脏而列部邪。察病指南以右手尺为命门。却又曰一名手心主包络则又差。以命门为心主也。心为脏。小肠为腑。以腑配脏者。实以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二经脉相接。故同一部。其余脏腑同部皆同。然脏腑之脉。实以浮沉之位别之。腑阳也。故因浮而见。藏阴也。故因沉而见。然以难经一脉十变推之。如云心急甚者肝邪干心。心微急者胆邪干小肠。是又以本脏之脉微甚。

别脏腑也。察病指南以七难六气循甲子旺脉分六腑者非也。阳明脉浮大而短。安得为胃脉形也。浮大而短。阳明燥金脉也。

〔若诊他脉覆手看要自看时仰手认〕(诊脉皆须仰手看。覆手反诊用不应。)古人诊病必仰病患手而诊。医者覆其手。以三部九候菽重之法取之。惟反其诊者不然。盖南北二政之岁。三阴司天在泉。尺寸或有不应者。反其诊则应矣。不应者。脉沉不应诊也。覆病患手诊之。

则脉见也。沉者为浮。细者为大。舍此之外。无覆手之诊。

升按脉诀之言。谓诊他则覆手。自诊则仰手。取手便而已。刊误盖误认歌意。以医之覆手诊人。

为覆病患之手也。自此以后有似此者。节去之而不辩。

三部须教指下明。

难经曰。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中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

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蔡氏曰。手太阴之脉。自腕中横纹至鱼际。横纹得同身之一尺一寸。自腕中横纹前尽一尺为阴之位。自鱼际后一寸为阳之位。太阴动脉。前不及鱼际横纹一分。后不及腕中横纹九寸。故古人于寸内取九分。尺内取一寸。冥契阳九阴十自然之数。尺寸之间。谓之关。关者。阴阳之限也。

索氏曰。

诸家论脉部位。或曰尺寸。或曰寸关尺。或曰三寸为三部。或尺寸三部通论。其不同者何也。素问言脉之部位。止言尺寸。未言关也。至扁鹊难经。乃言有关部。在尺寸之交。盖扁鹊假设关位。而寓于尺寸之交。以为三部也。其实只有尺寸而已。逮仲景本论。及王叔和言脉之部位。

或以尺寸通论某脏某腑受病者。是确言诸脏腑之脉只一之意也。乃合黄帝之说矣。或以三部分论某脏某腑受病者。是假言诸脏腑之脉各出之意也。乃合扁鹊之说矣。今究仲景叔和。既宗黄帝。

言只有尺寸。又从扁鹊三部之说何哉。盖黄帝言尺寸者。约度之义。扁鹊言三部者。亦约度之义。

仲景叔和所以兼取并用。非疑而两存之也。千金载黄帝问曰。何谓三部脉也。岐伯曰。寸关尺也。

今考黄帝书无此说。盖思邈假托耳。通真子曰。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述三部。言身之上中下部。

非谓寸关尺也。

九候了然心里印。

素问曰。人有三部。部有九候。乃各于动脉现处候之。分九候。今脉诀所歌。以寸关尺三部。

每三部内有浮中沉三候。浮以候腑。中以候胃气。沉以候脏。通一手三部为九候也。

大肠〔共〕(供)肺为传送。

素问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传送者大肠之职。非与肺共也。

大肠以肺为脏。供送应副而已。

〔心与小肠为受盛〕(小肠受盛与心应。)素问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配心脏。与之相应。非心与小肠同受盛也。

脾胃相通五谷消。

素问曰。脾与胃以膜相连尔。胃受五谷。脾气磨而消之。

膀胱肾合〔为津庆〕(通津径。)肾之所摄者精。胞之所藏者溺。精溺之泄。同为一径窦而出。若曰津庆。膀胱虽为津液之府。

然五脏六腑皆有津液。非肾膀胱所专主也。

三焦〔无状〕(为府)空有名。〔寄〕(分)在胸〔中〕(腹)。膈相应。

此段皆以脏腑配合为歌。至三焦。却不以命门为配。其以三焦附于尺诊欤。且心主与三焦为表里。

心主脉历络三焦。手少阳脉遍属三焦。其治各有所。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各有法象。

不偏在下。安可诊于尺也。且难经曰。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即上焦之部。中下部即中下焦。

分诊甚明矣。三因方之好异也。云。三焦有形如脂膜。附于两肾夹脊。若果如此。则内经难经言之矣。

其经脉又何遍属历络之云乎。

肝胆同为津液〔府〕(居)。〔能〕(上)通眼目为清净。

素问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则津液府。施于膀胱为当。以为肝胆则非。又肝脏胆腑。今云同为府。辞又害意。今改之同为津液居。乃言肝胆之津液耳。五脏各有液。肝之液泣。其候目。五腑皆有出入。惟胆无出入。其胆之精气。则因肝之余气溢入于胆。故藏在肝短叶间。相并而居。内藏精汁三合。其汁清净。经曰。胆者清净之府。肝藏血。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能视。故上通眼。人年老目昏者。血衰。肝叶薄。胆汁减也。

智者能调五脏和。自然察认诸家病。

素问曰。常以不病调病患。医不病。故为病患平息以调之为法。陈氏曰。凡欲诊脉先调自气息。

压。取病患息。以候其迟数。过与不及。所谓以我医彼。莫之敢违。

掌后高骨号为关。骨下关脉形宛然。以次推排〔名〕(分)尺〔泽〕(寸)。三部还须仔细看。

尺泽者手太阴之合穴。在肘中约纹上。其取一寸九分之法。上始鱼际太渊。下终尺泽一尺一寸。

于尺取一寸。于寸取九分。为三部之位。通真子云。三部。寸口在上。关脉在中。尺泽在下。尺泽者。

尺脉一寸之外。余脉所不出不见。如入深泽而穴。故曰尺泽。安可以穴名而言尺部。今改之。无求子于三部。每部以浮中沉及四旁。分为七候。先浮按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次重按消息之。次上竟消息之。次下竟消息之。次推指外消息之。次推指内消息之。此无求子合经中诸法以为定法也。凡诊平人之脉常以平旦。凡诊病脉。则不以昼夜。王贶子亨法也。

关前为阳名寸口。关后为阴直下取。阳弦头痛定无疑。阴弦腹痛何方走。阳数〔即吐〕(为热)兼〔头痛〕(吐血)。

难经曰。数则为热。脉经曰。阳数则吐血。

阴微即泻脐中吼。阳实应知面热风。阴微盗汗劳兼有。阳实大滑应舌强。阴数〔脾热并口臭〕(脐下热痛久。)脉经云。尺脉数恶寒。脐下热痛。尺主下部。今云脾热口臭。脾在中州。非尺所系。

阳微浮弱定心寒。阴滑〔食注脾家咎〕(经脉不调候。)脉经曰。尺脉滑。血气实。妇人经脉不利。及尿血。食注脾咎。当诊于关上。

关前关后辨阴阳。察病根源应不朽。

此总结关前为阳名寸口以下之文也。脉经辨阴阳大法云。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数吐血。阴微下利。阳弦头痛。阴弦腹痛。阳微自汗。阴微自下。阳热口生疮。阴数加微必恶寒而烦躁不得眠。

阳微不能呼。阴微不能吸。今脉诀所述。或遵或违何也。洁古曰。阳弦为脉浮而弦。阴弦为脉沉而弦。

但言阴阳者。乃脉之浮沉也。经曰。浮为表。沉为里。非止寸口独浮尺独沉。尺寸俱有浮沉。今按洁古论浮沉表里则是。而以论此段阴阳则非。盖脉经脉诀。皆以关前阳关后阴启之。中论脉证。后又以关前关后辨阴阳结之。安可以浮沉论。

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大无。

素问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难经曰。脉来。

一呼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二经之言不同何也。盖难经因论损至之脉而概举也。故于至脉。则云一呼再至。曰平。不言一吸者。举一使反三隅也。及后再举。则兼呼吸。总论。不大不小者。息数调匀也。然不若内经理备言详。其曰闰以太息者。闰在气盈朔虚之间。太息在呼吸之间。犹岁之闰。

非一呼一吸之外再有呼吸也。

太息者。呼吸定息在呼吸之间。脉因而又一动。以成五动之数。亦如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

而脾受谷气于中。在呼出吸入之间也。

三迟二败冷危困。六数七极热生多。八脱九死十归墓。十一十二绝魂瘥。

〔三至为迟一二败〕(一息一至着床害。)两息一至死非怪。

迟败。前已言矣。今重出。况下文两息一至正论损。损有四等。故改之以举其凡例。十四难曰。

何谓损。

一呼一至曰离经。二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损脉从下上。自一呼一至。

而至四呼一至也。然离经夺精则必死矣。何待三呼四呼一至。故脉诀。两息一至即言死。仲景曰。

脉有四损三日死。平人四息。病患脉一至也。五损一日死。平人五息。病患脉一至也。六损一时死。

平人六息。病患脉一至也。此仲景于四损之上。又增五损六损。为一日一时死期。

迟冷数热古今同。难经越度分明载。

难经曰。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越度者秦越人之法度也。

热〔即〕(积)生风冷〔生〕(动)气。用心指下丁宁记。

热岂能生风。热积之多则风生。冷不能生气。冷积之多则动气。然冷热。亦能动血而为病。不可专泥也。

春弦夏〔洪〕(钩)秋似毛。冬石根据经分节气。

素问曰。春脉如弦。其气来弱轻虚以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夏脉如钩。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秋脉如浮。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冬脉如营。其气来沉以抟。故曰营。难经曰。者弦。脉来厌厌聂聂。如循榆叶。(当根据素问作脉来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平。益实而滑。如循长竿。

曰病。急而劲益。强如新弓弦。曰死。夏钩。脉来累累如环。如循琅。曰平。来益数如鸡举足曰病。

前曲后倨。如操带钩曰死。秋毛。脉来蔼蔼。如车盖。按之益大。(当根据素问作厌厌聂聂如落榆叶。)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病。按之消索如风吹毛曰死。冬石。脉来上大下锐。如雀之啄。曰平。

啄啄连属。其中微曲。曰病。来如解索。去如弹石。曰死。今按四时之脉。皆取法象本乎难经。夏脉不当改作洪。

阿阿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

四时之末。土旺十八日。此脾土之本位。然而四时之候。四脏之脉。皆以脾土胃气为本。难经曰。

脾者中州。其平和不可得见。衰乃见尔。来如雀之啄。如水之漏下。是脾家之衰见也。脉经曰。六月季夏建未。

坤之间。土之位。脾旺之时。其脉来阿阿而缓。名曰平脉。今脉诀增春杨柳以为法象。蔡氏曰。凡脉不大不细。不长不短。不浮不沉。不滑不涩。应手中和。意思欣欣。难以名状者。为胃气。亦可谓善于形容者矣。

今按难经所言。四时之平脉者。有胃气之脉也。病脉者。四时脉多而胃气少者也。死脉者。但有四时脉。而无胃气者也。如此则胃气之脉。随四时而寓于当时之脉之中。为平脉也。不可得而见。亦不可得而形容。其曰阿阿而缓者。专以四季十八日中所诊而见者言之耳。

在意专心察细微。灵枢晓解通玄记。

浮芤滑实弦紧洪。〔七表〕(阳脉)还应是本宗。微沉缓涩迟并伏。濡弱相兼〔八里〕(阴脉)同。

脉不可以表里定名也。惟浮沉二脉。可以表里论。黄、岐、越人、仲景、叔和皆不言表里。脉经王氏所作。

无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今脉诀窃托叔和之名。其论脉却悖于脉经。自六朝以来。以七表八里九道为世大惑。未有言其非者。王裳着阐微论。谓脉诀论表不及里。于脉之形状大有发明。至于表里则不言其非。尚拘拘增数长二脉为九表。加短细二脉为十里。以九与十为阴阳数之极。呜呼。脉之变化。固从阴阳生。然安可以名数拘之哉。从来之论脉有以浮沉长短滑涩为三阴三阳者。有以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者。

有以大浮数动滑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者。有以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者。是皆以阴阳对举而互见也。未尝云七表八里九道也。但七表八里九道。果可以尽脉之数乎。内经曰鼓曰搏曰喘曰横曰急曰躁。仲景曰卑荣章纲损。曰纵横逆顺。岂七表八里九道之能尽也。然其名虽异。实不出乎阴阳。

故脉当以阴阳察形。不当以表里定名。内经曰脉合阴阳。又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诸脉因浮而见者。

皆云表。不拘于七表。诸脉因沉而见者。皆曰里。不拘于八里。沉而滑亦曰里。浮而涩亦曰表。详辨在众脉条下。

血营气卫定息数。一万三千五百通。

素问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

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其气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谓脉外)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灵枢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

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大会。又曰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

以次传下。又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又曰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又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队。故宗气积于胸中。

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营气卫气。皆津液之所行。又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而同类焉。又曰营出中焦。卫出上焦。

又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又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

司开阖者也。灵枢曰。人经脉周身十六丈二尺。漏水下百刻分昼夜。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

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下水二刻。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一万三千五百息则气五十周。水下百刻。故五十营者。备得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又曰。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手小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足跗上。

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身一周。与十分身之八。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是故夜行一舍。

人气行于阴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会于目。(详见灵枢卫气行七十六)此五十周卫气之行也。昼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五十周而后大会于平旦者。营卫息数同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此经脉行度终始也。与卫气之行则各异。三因方云。血为脉。气为息。一呼一吸一定息。脉行六寸。二百七十息。行尽十六丈二尺者。

血之脉也。气之息迟于脉。八息三分三厘三毫方行一寸。一万三千五百息。方行尽十六丈二尺。今按经云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宗气流于海。下者注气街。上者走息道。如此则营卫各道。如上文灵枢所言。营者水谷之精气。出于中焦。变化为赤。入于脉。与息数呼吸应。卫者水谷之悍气。

出于上焦。行于脉外。温分肉。充皮肤。司开阖。不与脉同行。不与营同道。不与息数同应营卫也。其异如此。然而行于身也。昼夜五十周。则营与卫一也。三因以血为脉指营言。以气为息指卫言。而谓营血之脉昼夜五十周。卫气之息昼夜一周。不知何据。而与古经如此其异也。又按难经曰。营气之行。

常与卫气相随上下。卫由息而动。巢元方谓气行则血行。气住则血住。皆疑其传误。王冰谓刺络通营卫。

不当兼言卫在络之间也。灵枢卫气行篇云。卫气之行。昼行阳。则目张而寤。夜行阴。则目瞑而寐。

谨按此节。言平旦阳气之出目。而下行于手足三阳也。皆一时分道并注。非有先后次第也。此经篇末言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者。

则是先下太阳究竟。然后下少阳。俟少阳究竟。然后下阳明。俟阳明究竟。方上行阴分。大与此节矛盾。

并衍文也。又按此节。言阳气流行之周数。及下文言漏水所下之刻数合而推之,其为衍衣冠文物矣。何以言之。

夫昼日漏下之水。凡五十刻。昼日阳气之行。凡二十五周。以昼日漏水之刻数。配于昼日阳气之周数。

则阳气一周配漏水二刻也。又以漏水之二刻。配于阳气之一周。则阳气之从平旦出目。而分道并注下于手足三阳也。盖配水下一刻焉。其从足心之出内踝。上行阴分。而复合于目。亦配水下一刻。是为一周也。如此则水下一刻。人气当在三阳。水下二刻。人气当在阴分。而行一周于身也。水下三刻。人气又当在三阳。水下四刻。人气又当在阴分。而行一周于身也。如此周流三阳与阴分。至水下五十刻。则得二十五周于身,而与篇首昼日行阳之数相合。今此篇末。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二刻在少阳。三刻在阳明。四刻在阴分之说。则是漏水下四刻。配人气行一周于身。水下八刻。配人气行二周于身。水下五十刻。配人气行一十二周半于身。与篇首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之说不合。岂经之本旨耶。营气之行。自手太阴始。至足厥阴终。为一周于身也。详其一周于身。外至身体四肢。内至五脏六腑。无不周遍。故其五十周。无阴阳昼夜之殊。卫气之行则不然。昼但周阳。于身体四肢之外。不入五脏六腑之内。夜但周阴。于五脏六腑之内。不出身体四肢之外。故必五十周。至平旦。方与营大会于肺手太阴也。

[卷上] 五脏歌

(心肝脾肺肾)

[卷上\五脏歌] 心脏歌一

心藏身之〔精〕(君)。小肠为〔弟兄〕(受盛)。

心者。君主之官。一身之主宰也。经曰。主明则下安。曰身之精。不见心为尊矣。精有两义。有与生俱来之精。经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非心之专主也。有五脏六腑之精。经曰。

肾受而藏之。肾为精之处。非心之所主也。心脏。小肠腑。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不可以兄弟言。小肠为受盛之官。(盛平声)象离随夏旺。属火向南〔生〕(明)。

任物无纤巨。多谋最有灵。内行于血海。

冲脉为十二经之海。灵枢曰。血海者冲脉也。又手太阳少阴二经为表里。心主血。上为乳汁。

下为月水。经曰。二阳之病发心脾。女子不月。心歌云。内行血海。以此。李范以肝为血海。而牵合之。

非也。

外应舌将荣。七孔多聪慧。三毛上智英。反时忧不解。顺候脉洪〔惊〕(平)。

洪脉见于夏。为顺候。平脉。何惊之有。

液汗通皮润。声言爽气清。伏梁秋得积。如臂在脐萦。

心之积。名伏梁。出难经。若内经腹中论所载。伏梁。乃风根也。非心积也。

顺视鸡冠色。凶看瘀血凝。诊时须审委。细察要叮咛。实梦忧惊怪。虚翻烟火明。

灵枢曰。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安而喜梦云云。

秤之十二两。小大与常平。

[卷上\五脏歌] 心脏歌二

三部俱数心家热。舌上生疮唇破裂。狂言满目见鬼神。饮水百杯终不歇。

[卷上\五脏歌] 心脏歌三

心脉芤〔阳气作声〕(时失血荣)。或时〔血痢〕(尿血)吐交横。溢关骨痛心烦躁。更兼头面赤。

池氏曰。溢关者。阴气上至于关。而未溢于关前阳部。肾之阴水。欲胜心火。火不受邪。水火交争而两伤。肾伤则骨痛。心伤则烦躁。以致气上攻而头面赤。

大实由来面赤风。燥痛面色与心同。微寒虚惕心寒热。急则肠中痛不通。实大相兼并有滑。

舌强心惊语话难。单滑心热别无病。涩无心力不多言。沉紧心中逆冷痛。弦时心急又心悬。

[卷上\五脏歌] 肝脏歌一

肝脏应春阳。连枝胆共房。色青形象木。位列在东方。含血荣于目。牵筋运爪将。逆时生恚怒。

顺候脉弦长。泣下为之液。声呼是本乡。味酸宜所纳。麻谷应随粮。实梦山林树。虚看细草芒。积曰肥气得。杯覆胁隅旁。翠羽身将吉。颜同枯草殃。四斤余四两。七叶两分行。

[卷上\五脏歌] 肝脏歌二

三部俱弦肝有余。目中疼痛苦虚。怒气满胸常欲叫。翳瞳子泪如珠。

[卷上\五脏歌] 肝脏歌三

肝软并弦本没邪。紧因筋急有些些。细看浮大更兼实。赤痛昏昏似物遮。溢关过寸口相应。

目眩头重与筋疼。芤时眼暗或吐血。四肢瘫痪不能行。涩则缘虚血散之。肋胀胁满自应知。滑因肝热连头目。紧实弦沉癖基。微弱浮散气作难。目暗生花不耐看。甚浮筋弱身无力。遇此还须四体瘫。

[卷上\五脏歌] 脾脏歌一

脾脏象中坤。安和对胃门。旺时随四季。自与土为根。磨谷能消食。荣身性本温。应唇通口气。

连肉润肌臀〔形扁〕(广)〔才〕(长)三〔五〕(寸五)。

难经曰。脾广三寸长五寸。脉诀止言扁三寸。失长五寸之文。今合广长。着三五之数。

膏凝散半斤。顺时脉缓慢。失则气连吞。

素问曰。五气所病脾为吞。又曰剌中脾。十日死。其动如吞。李范曰。连吞者。所以形容紧数之脉状。乖于内经。失脉诀意。

实梦歌欢乐。虚争饮食分。湿多成五泄。肠〔走〕(响)若雷奔。痞气冬为积。皮黄四体昏。二斤十四两。三斗五升存。

[卷上\五脏歌] 脾脏歌二

三部俱缓脾家热。口臭胃翻长呕逆。齿肿断宣注气缠。寒热时时少心力。

[卷上\五脏歌] 脾脏歌三

脾脉实兼浮。消中脾胃亏。口干饶饮水。多食亦肌虚。(肌一作饥)单滑脾家热。口臭气多粗。

涩则非多食。食不作肌肤。微浮伤客热。来往作微疏。有紧脾家痛。仍兼筋急拘。欲吐不得吐。冲冲未得苏。若弦肝气盛。妨食被机谋。大实心中痛。如邪勿带符。溢关涎退场门。风中见羁孤。

[卷上\五脏歌] 肺脏歌一

肺脏最居先。大肠通道宣。兑为八卦〔地〕(说)。金〔属〕(次)五行〔牵〕(传)。皮与毛通应。魂将魄共连。鼻闻香臭辨。壅塞气相煎。语过多成嗽。疮浮酒灌穿。猪膏凝者吉。枯骨命难存。本积息贲患。

乘春右胁边。顺时浮涩短。反即大洪弦。实梦兵戈竞。虚行〔涉〕(梦)〔水〕(野田)。

灵枢曰。厥气客于大肠。则梦田野。今按脉诀以水田为肺虚之梦。非也。大肠虚。为厥气所客。

则梦田野。腑虚致脏虚。或可连称。若曰水田。则肾梦也。

三斤三两重。六叶散分悬。

[卷上\五脏歌] 肺脏歌二

三部俱浮肺藏风。鼻中多水唾稠浓。壮热恶寒皮肤痛。颡干双目泪酸疼。

[卷上\五脏歌] 肺脏歌三

肺脉浮兼实。咽门燥又伤。大便难且涩。鼻内乏馨香。实大相兼滑。毛焦涕唾粘。更知咽有燥。

火盛夏宜砭。沉紧相兼滑。仍闻咳嗽声。微浮兼有散。肺脉本家形。溢出胸中满。气泄大肠鸣。弦冷肠中结。芤〔暴痛无成〕(为失血荣)。

暴痛无成。是不痛也。洁古解得之。解作痛者又非。改为失血为当。

沉细仍兼滑。应知是骨蒸。皮毛皆总涩。寒热两相承。

[卷上\五脏歌] 肾脏歌一

肾脏对分之。膀胱共合宜。旺冬〔身〕(行)属水。位北定无欺。两耳通为窍。〔三焦附在斯〕二(阴窍附斯)。

三焦非肾所附。说见前篇。肾开窍于二阴。与两耳。皆为肾窍。

味咸归藿豆。精志自相随。沉滑当时〔本〕(脉)。浮〔摊〕(缓)厄在脾。色同乌羽吉。形似炭煤危。

冷积多成唾。焦烦水易亏。奔豚脐下积。究竟骨将痿。实梦腰〔难〕(脊)解。

曰难解。是不解也。

虚行溺水湄。一斤余一两。〔胁下〕(腰脊)对相〔垂〕(根据)。

难经曰。肾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膂。外与脐相对。胁下。肝之部位非肾位。亦不垂。

[卷上\五脏歌] 肾脏歌二

三部俱迟肾藏寒。皮肤燥涩发毛干。忽梦鬼神时入水。觉来情思即无欢。

[卷上\五脏歌] 肾脏歌三

肾散腰间气。尿多更滑精。(别本作涩滑并者非)软为膝胫痛。阴汗岂无凭。(别本作其中有聚散聚散且无凭者非)实滑小便涩。淋痛涩。脉涩精频漏。恍惚梦魂多。小肠疝气逐。梦里涉江河。

实大膀胱热。小便涩难通。滑弦腰脚痛。沉紧病还同。〔单〕(平)匀无病惫。浮紧耳应聋。

[卷上] 左右手分诊五脏四时脉歌

左右须候四时脉。四十五〔动为一息〕(日三气毕)。

难经曰。脉不满五十动一止。一脏无气。脉诀生死歌云。五十不止身无病。数内有止皆知病。正本难经。

今此乃曰四十五动为一息。及六部脉歌。皆以四十五动为准。乖于内经。谬于名数。今于后六歌。

皆当改作五十动为是。且一息者一呼一吸也。四十五动。非止一息也。若以息为止息。则脉经所谓五十动不止者。五脏六腑皆受气。即无病。五十动一止五岁死。五动一止五日死。四十五动。除去五动。

而不及五十。不知何意。今详此句。想因四时脉而言。或本于内经。冬至夏至各四十五日。为阴阳上下之期。一时六气九十日。三气得四十五日。今改为四十五日。以合内经。李范脉髓。作四十五动图说。

亦巧而未敢信。通真子洁古诸解穿凿。皆非。盖脉之流行。如环无端。无一息之停。未尝以五十动一止为限。

但止即为病。根据数而止。期以岁死。不根据数而止。则为结促代三病脉矣。

指下〔弦〕(浮)急洪〔紧〕(数)时。便是有风兼热极。忽然匿匿慢沉细。冷疾缠身〔无他事〕(兼患气)。

贼脉频来问五行。屋漏雀啄终不治。

[卷上] 左手寸口心脉歌

左手头指〔火〕(木之子)。〔四十五动〕(五十动脉)无他事。

左手者。病患之手。头指者。医者按脉。初下第一部之指。下准此。心火为木之子。

三十一动忽然沉。顿饭忽来还复此。春中候得夏须忧。夏若得之秋绝体。秋脉如斯又准前。

冬若候之春必死。

脉沉顿饭之久然后来。乃绝止之脉。见于三十一动之间。三十动一止。应在三年死。今云在三月一时之后。是以月为年也。此下六歌之非皆然。当以在后生死候歌为正。

[卷上] 左手关部肝脉歌

左手中指木相连。脉候还须〔来一息〕(足五十)。二十六动沉却来。〔肝脏有风兼热极〕(克在二年为死日)。

曰沉却来。即是止脉。不可为风热之诊。此歌盖传误。大抵止脉。皆不吉之兆。诸家穿凿以求符合。

皆非。今直据诊生死候歌断之。二十动一止。二岁死。下仿此。不再论。

三十九动涩匿匿。木脏及筋终绝塞。一十九动便沉沉。肝绝未曾人救得。

[卷上] 左手尺部肾脉歌

左手肾脉指第三。〔四十五动〕(五十动足)无疾咎。指下急急动〔弦〕(数)时。便是热风之脉候。

忽然来往慢慢极。肾脏败时须且救。此病多从冷变来。疗之开破千金口。二十五动沉却来。肾绝医人无好手。努力黄泉在眼前。纵在也应终不久。

[卷上] 右手寸口肺脉歌

右手头指肺相连。〔四十五动〕(五十动足)无忧虑。极急明知是中风。更看二十余七度。忽然指下来往慢。肺冷莫言无大故。一朝肺绝脉沉沉。染病卧床思此语。十二动而又不来。咳嗽唾浓兼难补。

〔发直如麻只片时〕(毛折皮枯喘不休。)扁鹊也应难救护。

发直如麻。小肠绝也。改作毛折皮枯。以合难经手太阴脉绝之证。仲景云。若汗发润。喘不休者。

肺先绝。

[卷上] 右手关上脾脉歌

右手第二指连脾。〔四十五动〕(五十动足)无诸疑。急动名为脾热极。食不能消定若斯。欲知病患多为冷。指下寻之慢极迟。吐逆不定经旬日。胃气冲心得几时。

[卷上] 右手尺部〔命门〕(肾)脉歌

右手〔命〕(肾)脉三指下。五十动足不须怕。一十九动默然沉。有死无生命绝也。指下急急动如弦。肾脏有风犹且治。七动沉沉更不来。努力今朝应是死。

[卷上] 七表

〔一〕浮者阳也。

指下〔寻〕(按)之不足。举之有余。〔再再寻之如太过〕(脉在肉上行)曰浮。

主咳嗽气促。冷汗自出。背膊劳倦。夜卧不安。

脉诀曰。如太过曰浮。既曰举之有余矣。如何而太过。曰太过。则浮洪浮紧浮弦之脉。如何诊之。

脉经并无如太过之文。又寻与按不同。按者重手于肌肉筋骨部也。寻则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随脉部以寻之。浮脉按之不足。非寻之不足也。

按之不足举之余。再再寻之指下浮。脏中积冷荣中热。欲得生精用补虚。

寸浮中风头热痛。关浮腹胀胃虚空。尺部见之风入肺。大肠干涩故难通。

〔二〕芤者阳也。

〔指下寻之两头即有中间全无〕(举之。浮大而软。按之。两边实。中间虚。)曰芤。〔主淋沥气入小肠〕(主失血。)芤、草名。其叶类葱。中心虚空。故以指按芤草叶。喻失血之脉。芤之名不见于内经。又曰安卧脉盛。谓之脱血。至仲景伤寒论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

此名为革。亦未尝以芤为定名。但附见于革。至王叔和始立芤脉。脉经曰。芤脉。其象两边似有。

中间全无。今脉诀乃曰。两头则有。中间全无。则误矣。夫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寸口下不至关为阳绝。

若两头似有。中间全无。则是阴阳绝脉也。安得为芤脉乎。经曰。营行脉中。是血在脉中行。脉以血为形。血盛则脉盛。血虚则脉虚。故芤脉中空者。血之脱也。芤脉。先举指时浮大而软。因按而中空。

今脉诀首言指下寻之。非也。仲景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其人本虚。若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是皆于按上以见芤脉。寻者在浮举沉按之间耳。下仿此。

指下寻之中且虚。邪风透入小肠居。患时〔淋沥〕(尿血)兼疼痛。大作汤丸必自除。

诸家论芤皆为失血之诊。今曰邪风入小肠而淋沥。非其证也。盖是尿血之证矣。

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尺部见之虚在肾。小便遗沥血凝脓。

〔三〕滑者阳也。

〔指下寻之三关如珠动按之即伏不进不退〕(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珠相似。应指圆滑。又曰漉漉如欲脱。)曰滑。主肢体困弊。脚手酸痛。小便赤涩。

脉经曰。轻手得之为浮滑。重手得之为沉滑。其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若珠之隐指。今脉诀曰。

按之即伏。不进不退。则是有浮滑而无沉滑也。经曰。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是沉中亦有滑也。故王裳言脉诀论表不及里也。且脉有独见于一部者。有通三部见者。今曰三关如珠动。非也。按之即伏。

不进不退。则是脉不往来而定。岂所谓滑乎。今取脉经所载。而去其浮中而有力之语。盖此语只言浮滑。

亦一偏之言。夫血多则脉滑。滑之本体也。若气血和顺。其动不涩不急不缓。和滑之脉。为不病。

妇人为妊子。今若曰滑为阳为病热为实。则此滑字。当带数及小实言之。大抵此脉诀言脉之形状。

往往未当。今据经改正之。而脉下所主之证。多与本脉不类。改之则不胜改。姑置之可也。

滑脉如珠动曰阳。腰中生气透前肠。胫酸只为生寒热。大泻三焦必得康。

滑脉寸居多呕逆。关滑胃〔寒〕(热)不下食。尺部见之〔脐似冰〕(热下焦。)〔饮水下焦声沥沥〕(月信不通尿血涩。)前脾脏歌云。单滑脾家热。今云胃寒不下食。何也。脉经曰。关滑。胃中有热。又云中实逆滑为热实。故不欲食。食即吐逆。可明为热。池氏谬言肝木克脾土。致寒弦为肝脉。滑岂肝脉乎。

脉经曰。尺滑下利少气。脉赋解义云。男子尺滑。主膀胱冷气。小腹急胀。便漩利数。又云尺滑。

主胞络极冷。月经不调。直以滑脉为阴。主冷。不当。不若脉经所谓尺滑。血气实。妇人经脉不利。

男子尿血为得。今脉诀云。脐似冰。则滑为阴证。又曰饮水。则滑为阳热。又曰沥沥作声。则滑为停水之证。既言冷又言热。不知何谓。今正之。

〔四〕实者阳也。

〔指下寻之不绝举之有余〕(浮中沉三候皆有力)曰实。主伏阳在内。脾虚不食。

肢体劳倦。柳氏曰。实者气结不通。欠疏快意。上部实。则气壅。下部实。则气胀。中部实。中脘不快。

素问曰。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此表里虚实之诊也。今脉实而曰脾虚。未敢信。

实脉〔寻之举〕(浮沉皆)有余。伏阳蒸内致脾虚。食少只缘生胃壅。温和汤药乃痊除。

举有余。止言浮实。故改之。

实脉关前胸热甚。当关切痛中焦恁。尺部〔如绳应指来〕(当为下痢疼。)腹胀小便〔都〕(淋)不〔禁〕(忍)。

如绳。非实脉之比。乃紧脉也。故改之。脉经曰。尺实小腹痛。小便不禁。又云小便难。少腹牢痛。盖气来实强者。太过之脉。与淋沥相应。若云小便不禁。则膀胱不固。水泉不止。为下焦剧寒之证矣。脉经用当归汤加大黄。盖因热而用也。小便不禁。必传写之误。后云小便难者是也。洁古于此。一用姜附。一用承气。为两可之辞。将以为寒乎。以为热乎。

愚按洁古药注脉诀及难经。皆他人托之洁古。必非此翁之书。

〔五〕弦者阳也。

〔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状若筝弦时时带数〕(端直以长。如弦隐指。)曰弦。

主劳风乏力。盗汗多出。手足酸疼。皮毛枯槁。

指下左右皆无。从前中后直过。挺然于指下。曰弦。此血气收敛不舒之候。脉诀以弦为阳。伤寒论以弦为阴。脉赋解义亦云弦滑虽属七表。皆主于阴。活人书云。若弦而洪数者为阳。弦疾而沉且微细者为阴。主拘急。以愚观之。经曰阴中之阳肝也。当为半阴半阳之脉。脉诀曰。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则是有浮弦而无沉弦也。经曰。脉沉而弦者。主悬饮内痛。是沉中亦有弦。又曰时时带数。则是弦数二脉相兼。非单弦脉也。素问曰。气来弱。轻虚以滑。端直以长。曰弦。今不取轻虚以滑。恐有弦数弦迟兼他脉之诊。故止以弦本状。端直以长为弦。然有弦而细。有弦而粗。看在何部。弦而其病轻。

弦而硬其病重。大率弦脉急强。血气不和之所生也。又有偏弦双弦之诊。

〔弦脉为阳〕(端直以长)状若弦。四肢更被气相煎。三度〔解〕(温)劳风始退。常须固济下丹田。

弦浮数大四者皆劳也。大者易治。脉气未衰。可敛而正也。弦者难治。血气已耗而难补。双弦则贼邪侵脾。尤为难治。加数则殆矣。内经曰。劳者温之。不可用解。

〔寸部脉紧一条弦胸中急痛状绳牵关中有弦寒在胃下焦停水满丹田〕(寸弦头痛胸中痛。左关癖痛挛拘。右关有饮寒留胃。尺弦腹痛腰脚拘。)既歌弦脉。又言脉紧。非也。此歌脉证未是未尽。今改作。脉经曰。寸弦。心下。微头痛。

心下有水气。一云。胸中拘急。关弦胃寒。心下厥逆。一云心下拘急。此胃气虚故尔。尺弦。小便痛。

小腹及脚中拘急。一云脐下拘急。

〔六〕紧者阳也。

〔指下寻之三关通度按之有余举指甚数状如洪弦〕(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既如转索。又如切绳。)曰紧。主风气。伏阳上冲。化为狂病。

内经、难经。未言紧也。内经曰急不曰紧。曰来而左右弹人手。有紧脉之状。未有紧脉之名。至仲景曰紧者如转索无常。又曰紧脉从何而来。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假令咳者。坐饮冷水。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皆因寒而脉紧。故脉急为寒。诸紧为寒至。王叔和脉经。则又增如切绳状。故愚合三书所论以形容之。左右弹人手者。紧脉来之状。左右弹人手也。转索无常者。索之转动。不常在一处。或紧转在左。或紧转在右。此举指而得紧脉之状也。切绳状者。绳以两股三股纠合为徽缠。又以物切之。其展转之紧。得之于按指而见。以指按脉。犹如切绳。合此三者论之。方备。脉经曰。重手得之为沉紧。

轻手得之为浮紧。故咳嗽之脉沉紧则死。中恶之脉浮紧则死。今脉诀曰。状若洪弦。此误也。紧为寒为痛。

弦为寒为饮。洪为气为热。主疾既殊。治之亦异。一概言之为害甚矣。且弦小于紧。数大于弦。洪则不然。

举按盛大。非与二脉同也。又紧而迟为寒。紧而数为热。若曰按有余。举甚数。则又类实脉。若紧迟紧细。

又何以诊。又总曰三关。不曰三部。又昧于尺寸之名。今悉改之。论此紧脉者。或曰在筋肉之间通度。

或曰按之实数。是有三部之通紧。而无各部之独紧。有按之紧。而无浮之紧。皆一偏之辞。仲景曰。脉至如转索者。其日死。为其紧急不软。无胃气也。转索一也。有死生之分。宜详辨之。

紧脉三关数又弦。上来风是正根元。忽然强语人惊怕。不遇良医不得痊。

前言状若洪弦。今曰数又弦。是见之不明。而频移其说以迁就也。前云主风气伏阳。化为狂。今去伏阳独言风。仲景及脉经。皆曰诸紧为寒。非可以为风狂伏阳之诊。难经曰。重阳者狂。岂紧脉为重阳乎。

重阳者、谓阳部更有洪大滑长数等脉见耳。内经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薄疾者、极虚而急数。并、谓盛实。亦非紧脉也。

紧脉关前头里痛。到关切痛无能动。〔隐指寥寥〕(转索无常)入尺来。〔缴结〕(疼痛)绕脐长手捧。

脉紧如转索。非隐指寥寥之状。缴结非痛之状。今改之。李氏曰阳脉至阴部。自然隐伏指下。寥寥入来。

若在寸部。则不寥寥。以愚视之。脉随病而见。不随部而改。小腹痛必寒气固结。攻击于下焦。所以脉紧。

安有因在尺部。而脉变形乎。

〔七〕洪者阳也。

〔指下寻之极大举之有余〕(极大在指下。来大去长而满指。)曰洪。主头痛。

四肢洪热。大肠不通。燥热。粪结。口干。遍身疼痛。

指下寻之极大。举之有余。是浮沉皆大之象。有类实脉矣。脉经曰。极大在指下。不言举按。可以见洪之本状。诊者自当随其见于浮沉以参求尔。极大在指下者。指下前后左右四旁。脉来皆盛大满指。是言本体之形大也。来大去长。言其来去之形大也。

洪脉根元本是阳。遇其〔季夏〕(夏月)自然昌。若逢秋〔季〕(月)及冬〔季〕(月)。发汗通肠始得凉。

仲景曰。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为应时之脉。今曰季夏。池氏迁就以为季夏心火渐退。得脾土偃之。

其热病自退。若然。则秋冬只在九月十二月。得洪脉。方可发汗通肠乎。今季字皆改为月字。

洪脉关前热在胸。当关翻胃〔几千重〕(热来冲)。更向尺中还若是。小便赤涩脚酸疼。

[卷上] 八里

〔一〕微者阴也。

〔指下寻之极微再再〕寻之若有若无。(欲绝非绝。又曰按之如欲尽。)曰微。

主败血不止。面色无光。

若有若无。欲绝非绝。所以形容微之不可见。按之如欲尽。谓必轻手诊则可见。重手按则欲尽而无也。微与濡弱相类。极软而浮细曰濡。极软而沉细曰弱。极细而软。无浮沉之别者。微脉也。微与涩细何以分。细而又短于微来往蹇滞曰涩。细而稍大常有曰细。细而稍长似有似无曰微。合五脉相类者详分之。则微脉可知矣。阳微恶寒。阴弱发热。微浮虽甚不成病。不可劳。脉经曰。脉者气血之候。

气血既微。则脉亦微矣。沉微则补阴。浮微则补阳。调补之道。以此为准。凡得是脉。必羸弱气虚为宜。

故风劳气虚之病。多得是脉。柳氏曰。脉分四时。春夏发生长旺。畏见此脉。秋冬见尚庶几。又曰人禀气以生。若微脉太过。阳亏气乏。何足以生。

指下寻之有若无。漩之败血小肠虚。崩中日久为白带。漏下多时骨亦枯。微脉关前气上侵。当关郁结气排心。尺下见之脐下积。身寒饮水即呻吟。

微在尺为阴盛阳虚。故为身寒。不可饮水。若饮水。则两寒相搏。痛而呻吟也。通真子曰多声。池氏曰身寒饮水。李氏曰好饮冷水。皆非也。

〔二〕沉者阴也。

〔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缓度三关状如烂绵〕(举之不足。按之有余。重按乃得。

有肌肉之下。)曰沉。主气胀两胁。手足时冷。

轻指于皮肤间不可得。徐按至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下部乃有力。此沉脉也。沉与浮相反。

与伏相近。沉脉。重按乃得于筋骨下部。若伏脉。则虽重按至筋骨下部亦不见。必用指推开筋方可见脉。难经曰伏者脉行筋下也。内经曰推而内之。推而外之。皆是用指推筋脉以求之。非一定其指。于病患臂上。俟其脉之自见也。此持脉口诀也。脉经曰沉者阴脉之始也。其象。按之至筋骨得之者。是也。其体沉潜。深居诸脉之下。有地之气焉。凡诸脉即沉而见。则知其在阴而里受之。

今脉诀曰按之似有。状如烂绵。曰沉。如此则沉弱沉微沉细之脉。又当何如而诊之。甚失脉经之意矣。

经曰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岂有按之似有状若烂绵之不及也。

按之〔似〕(即)有举还无。气满三焦脏腑虚。冷气不调三部壅。通肠健胃始能除。

按之似有。是沉微脉。非独沉也。今改云按之即有。沉为阴。通肠宜温药利之。

寸脉沉兮胸有痰。当关气〔短〕(痞)痛难堪。

气短者。气不能相续。似喘而实非。气上冲。似呻吟而无痛。乃气急而短促也。今曰痛难堪。则非气短。脉经曰。关沉。心下有冷气。苦满吞酸。则痛者气痞不通而痛也。

若在尺中腰脚重。小便稠数色如泔。

〔三〕缓者阴也。

指下寻之。往来迟缓。〔小于迟脉〕(去来亦迟。小于迟。又曰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曰缓。〔主四肢烦闷气促不安〕缓者二义。去来亦迟。小于迟。每居中部或下部间。柔软而慢。但小于沉脉。兼之缓软。此有邪之诊。为不及之缓。阴阳气和。阳寸阴尺。上下同等。同浮大而软。无有偏胜。此无邪之诊。为阴阳和缓之缓。缓与迟二脉相类。缓脉大而慢。迟脉小而衰。缓者卫有余而营不足。迟者阴气盛而阳气衰。

二诊不同。迟脉一息三至。缓脉一息四至。脉经曰。缓脉小于迟。今脉诀反云小于迟脉。误矣。

四肢烦闷。气促不安。皆非缓脉之证。

来往寻之状若迟。肾间生气耳鸣时。邪风积气来冲背。脑后三针痛即移。

缓脉关前搐项筋。当关气结腹难伸。尺上若逢冷结。夜间常梦鬼随人。

〔四〕涩者阴也。

〔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前虚后实无复次序〕(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又曰短而止。)曰涩。主腹痛。女子有孕。胎痛。无孕。败血为痛。

脉来蹇涩。细而迟。不能流利圆滑。涩者涩也。与滑相反。如刀刮竹。竹皮涩。又有节。刀刮而行涩。

遇节则倒退。有涩脉往来难之意。如雨沾沙。沙者不聚之物。雨虽沾之。其体亦细而散。有涩脉往来散之意。或一止复来。是因涩不流利之止。与结促代之止不同。玉函经曰。切脉定知生死路。但向止代涩中取。看取涩脉与止代。此是死期之大概。涩脉与外有形证。未可断他殂大命。若是形证与代同。尺部见之皆死定。黎氏曰代者止也。一脏绝。他脏代至。为真死脉。不分三部。随应皆是。涩者。三五不调。

如雨沾沙。为精血不足之候。与代相似。然三秋诊得涩而有胃气为平脉。右手寸口。浮短而涩。为肺正脉。

二者皆非死脉。若尺寸俱浮紧而涩。外证必发热恶寒。项强腰痛。牵连百节俱痛。乃太阳经伤寒。汗之愈。举此数端。以见涩脉与代脉不可例观。尺脉者人之根本。涩为精血不足之候。若独于尺中见涩。则死候也。

脉经曰。涩脉之象。往来蹇滞。行而多碍。夫脉者资血气而行。血气损伤。营卫行涩。故脉亦涩。

脉诀曰。按之似有。举之全无。是有沉涩无浮涩。经曰一阴一阳。谓脉来浮而涩也。则是浮中亦有涩。

岂独沉有涩乎。盖浮而涩者营卫伤。沉而涩者精血损。表里之证不同。故脉亦异。岂独有里而无表乎。

难经曰。前小后大。前大后小。其前后以尺寸论也。今云前虚后实。涩为少血。其形蹇滞。细短且散。

安能后实。若后实则非涩矣。其曰无复次序。即内经所谓参伍不调。上下如参舂之脉。是脉之乱。脉乱则死矣。今以脉经改之。

涩脉如刀刮竹行。丈夫有此号伤精。妇人有孕胎中痛。无孕还须败血成。

涩脉关前胃气并。当关血散不能停。尺部如斯逢逆冷。体寒脐下作雷鸣。

〔五〕迟者阴也。

〔指下寻之重手乃得隐隐〕(一息三至。去来极迟。)曰迟。主肾虚不安。

中风口。脉浮而迟则生。今脉诀于迟脉曰重手乃得。是无浮迟之脉乎。立脉之名曰迟。以其比平人一息四至。减去一至。故也。今曰隐隐。果何所似。且如蛛丝曰气衰。如风吹毛曰肺死。微甚欲绝。伏甚不出。则庶可隐隐形容之。三至为迟。何隐隐乎。

〔迟脉人逢状且难〕(三至为迟一息间。)迟脉一息三至。以至数之。至为易见。

遇其季夏不能痊。神工诊着知时候。〔道是脾来水必干〕(或者脾虚或肾寒。)通真子曰。迟脉属肾。肾水忧在土。土季夏旺。洁古云迟本土也。当仿此一脉为时胜故长。

夏胜冬。土克水。池氏曰。季夏现迟。季夏土正旺。胜其肾水。水必枯。病不痊。抑脾土。滋肾水。

方为良工。以愚考之。内经曰脉迟者为脏病。难经曰迟者阴也。迟为在脏。非脾旺脉。亦非属肾之脉。假使季夏土旺。脾能克肾。不缘脉迟。阿阿和大而缓。是脾之正脉。是因季夏时而旺。不病之脉。若素有肾虚之病。则忧之。若曰因时旺脉。能克所胜。则是春肝脉旺。必克脾土。四时旺脉。

因序而见。人人四时皆病矣。今此脉诀之意。盖以夏月万物盛大。阳旺之时。而得迟脉为失时反证。

阴气大盛。脾者阴中之至阴也。迟在脾则脾冷。肾者亦阴也。迟在肾则肾冷。内经曰未有藏形。

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今迟脉在夏。亦逆四时也。

寸口迟脉心上寒。当关腹痛饮浆难。流入尺中腰脚重。浓衣重覆也嫌单。

〔六〕伏者阴也。

〔指下寻之似有呼吸定息全无再再寻之不离三关〕(极重按之。着骨乃得。

又曰关上沉不出。又曰脉行筋下。)曰伏。主毒瓦斯闭藏三关。四肢沉重。手足时冷。

伏脉者。初下指轻按。不见。次寻之中部。又不见。次重手极按。又无其象。直待以手推其筋于外而诊。乃见。盖脉行筋下也。若如常诊。不推筋以求。则无所见。昧者以为脉绝矣。沉脉因按而知。伏脉因推而得。

伏与沉相似。沉者重按乃得。伏者重按亦不得。必推筋乃见也。若重按不得。推筋着骨全无。则脉绝无而死矣。脉诀曰。指下寻之似有。则非伏也。呼吸定息全无。则脉绝也。再再寻之不离三关。三关。三部一寸九分之位也。岂他脉之诊乃离舍三关乎。此脉诀言伏脉之状最谬。

阴毒伏气切三焦。不动营家气不调。不问春秋与冬夏。徐徐〔发汗〕(调理)始能消。

伏为积聚。有物为积。有营积。有卫积。有藏积。随所积而施治。可也。今曰不动营家气不调。

是先治营血而气自调也。必也治营积而见伏脉者方可。若夫气积。及食物积。藏积。又当各治其本。

且气为是动。血为所生者。难经曰。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血滞而不濡者。为血后病。故先为是动。

后为所生病。以此论之。当先调气而血自顺。亦有血先病而气后病者。随病施治可也。难乎执一。其因物聚者。又必以所恶者攻之。以所喜者诱之。亦不专于先动营也。通真子曰。伏脉不可发汗。更宜消息。诚哉是言。内经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仲景曰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

又曰表有病。脉当浮。今伏脉乃在里之病。岂宜发汗。虽曰徐徐。其动表一也。非其治也。洁古又引阳盛阴虚。汗之则愈。以升麻汤、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为治。亦非也。难经所云。仲景所述。曰阳盛阴虚者。谓伤寒之邪。在表为阳。在里为阴。邪入皮肤。恶寒发热。是表虚而受邪曰阳虚。未传入里。里未受邪。曰阴盛。故云汗之则愈。非论伏脉为阴盛也。假使阴毒为病。正当随浅深。用温药祛逐。

其可发汗邪。

积气胸中寸脉伏。当关肠癖常暝目。尺部见之食不消。〔坐卧不安〕(瘕攻痛)还破腹。

〔七〕濡者阴也。

〔指下寻之似有按之根据前却去〕(极软而浮细。轻手乃得。不任寻按。)曰濡。

主少气。五心烦热。脑痛耳鸣。下元冷极。

有余于上曰浮。既浮而细曰软。浮而软细曰濡。按之无有。举之则浮细而极软。必轻手乃可得。

脉经曰如帛衣在水中。帛漫在水。虚浮见于水面。若用指按之。则随手而软散。不与手应。此濡脉之状也。

濡与迟弱相近。一息三至。随浮沉而见曰迟。极软而浮细。轻手乃得。不能沉。曰濡。轻软而沉细。

按之乃得。重按欲绝。指下不能起伏。不能浮。曰弱。濡弱迟微之脉。皆气血之不足者也。大病后。

或产妇。喜见此等脉。平人强人忌见之。更随时随病消息之。脉诀曰指下寻之似有。与言伏脉同。何是何非耶。且诸脉之应。皆一来一去。如曰来疾去迟。曰来盛去不盛。以别钩脉。外实内虚之诊。

今曰按之根据前却去。其状果何如耶。内经曰软。脉经曰濡。同一脉也。难经曰春脉弦。濡弱而长。按之濡。举之来实者。肾也。沉濡而滑曰石。是皆兼他脉。以濡在中和为胃气之本。为平脉。旺脉。

若濡脉独见。则病脉也。内经曰心脉散。当消环自已。肝散。病溢饮。胃散。病食痹。脾散。

色不泽。足肿。肾散。病少血。其言散脉。与搏坚而长对。言病也。故难经亦以气来虚微。

来实强。对言之。非所谓濡与虚弱之诊也。

〔按之似有举之无〕(举全无力按如无。)脉诀。此句全非濡诊。活人书曰。按之似无。举之全无力。曰濡。今从之。髓海丹田定已枯。

四体骨蒸劳热甚。脏腑终传命必殂。濡脉关前〔人足汗〕(虚自汗。)脉诀足字本为充足之足。昧者误以手足之足训之。今改为自汗。庶无误也。

当关少气精神散。尺部绵绵却恶寒。骨与肉疏都不管。

〔八〕弱者阴也。

指下寻之如烂绵相似。〔轻手乃得重手乃无怏怏不能前〕(极软而沉细。按之如绝指下。)曰弱。〔主气居于表〕生产后客风面肿。

弱者扶持不起之状。不能起伏。不任寻按。大体与濡相类。濡脉细软而浮。弱脉则细软而沉。以此别之。病后见此脉为顺。强人平人见之。为损为危。独见一部或二部犹庶几。

三部六部皆见之。甚矣。脉经论弱云。按之乃得。举之无有。今脉诀云轻手乃得。重手乃无。与脉经相反。今改之。又弱为虚候。气血损减。今云气居于表。果何证乎。表病脉必因浮而见。今弱脉沉细在下。何以诊表。素问曰。而肿曰风。不拘于产后也。弱脉亦难以验风。

〔三关〕(脉行)怏怏不能前。〔只为风邪与气连〕(软细而沉似烂绵。)少年得此须忧重。老弱逢之病却痊。关前弱脉阳道虚。关中〔有此气多疏〕(虚热胃虚疏。一作气多粗尤非)脉经曰。关弱胃气虚。胃中有客热。脉弱为虚。热作病。有热。不可大攻之。热去则寒起矣。池氏曰。关乃阴阳分处。脉弱则阴阳隔绝。主气喘。李范因之。今按气喘者脉必实。

脉弱则气乏。不足以息。今根据脉经改之。柳氏曰气虚羸弱。弱脉乃见。寸弱为阳气虚。尺弱为阴气虚。关弱为胃虚。仲景曰诸弱发热。乃弱为阳虚。虚而发热。非实热也。大抵阳少阴多。皆为不足之候。脉经曰弱为虚为悸。内经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同一弱也。以滑涩相兼而易诊。

若在尺中〔阴气绝酸疼引变主皮肤〕(阳气少。骨烦发热痛难居。)脉经曰。尺弱阳气少。发热骨烦。又云少血。脉经曰骨烦者。肾主骨髓也。脉诀作皮肤。

乃肺之合。非肾所主。今改之。

[卷上] 九道

通真子曰。七表八里为阴阳正脉。外有九种脉相通而见者。经所谓脉来浮滑而长。沉涩而短。

浮大而牢之类。是也。以愚观之。脉无正不正之定名也。为邪为病而见。则二十四字皆不正之脉。

因时而旺。随脏而应。则皆正脉也。脉合阴阳。难以七表八里为阴阳正脉。难经曰浮滑长皆阳脉。

沉涩短皆阴脉。非别以长短为阴阳正脉之外也。是长短与浮沉滑涩。同为阴阳也。又曰外有九种脉相通而见。故曰九道。且脉之相通。乃众脉参互为一。以示证也。二十四字。除浮沉结促代伏。

居于上下。止于缓急。不能相通。其他皆相通。难经曰一阳一阴。谓浮而涩。是八里通乎七表也。

一阴一阳。谓沉而滑。是七表通乎八里也。内经所载。仲景所论。多通众脉而言病。脉经二十四字。

有散数。无短长。脉诀去散数。增长短。亦以足二十四字。脉经论。二十四字通为一处。亦无次序之定。盖脉随变而见。但宜以阳脉从阳类。阴脉从阴类。不可以一浮二芤为定序。且三至为迟。

六至为数。迟阴在脏。数阳在腑。经文皆对言也。今取迟去数。其可乎。是知脉不可以二十四字为定数也。亦不可立表里道之异名也。陈氏沈氏并用散数为九道。用脉诀九道之名数。而不取短长。亦非也。今增散数二脉于后。以足脉经之所论。而不去长短者。

脉之所当述者也。既不拘于表里道二十四字之数。则脉之以一字立名。皆详论可也。或曰子既辨表里道之非。不删而述其旧文何也。曰此朱文公作孝经刊误。程子述大学亲民之例也。不删者存其旧也。用墨圈者当删者也。辨其下者。使人皆知其非。不复为旧文所惑。不删之删也。

〔一〕长者阳也。

指下寻之。三〔关〕(部)如持竿之状。举之有余曰长。过于本位。亦曰长。主浑身壮热。坐卧不安。

从尺至关。连寸口。直过如横竿之状。此三部之长脉。过于本位。谓或尺或关或寸。过于一指之外。

此各部之长脉。欲知其病。则必于浮沉迟数大小之间求之。若不大不小。不浮不沉。不迟不数。则气自治而无病。经曰。长则气治是也。大概平人病患。脉长为吉。深且长。寿脉也。尺脉长。根深蒂固。

心脉长。神气有余。内经心脉搏坚而长。病舌卷不能言。至肾脉搏坚而长。病折腰。此六脉者非以长为病。

以搏坚相合而病也。春肝脉。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肝脉。如循长竿末梢曰平。如循长竿曰病。

有余而过。故也。

长脉迢迢度三关。指下来时又却还。

通真子曰。此云来时又却还者。似一阴三阳之脉。愚曰非也。来而还。只可谓脉之来去。然诸脉皆如是。若不能自还。则代而死矣。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是四脉共见也。

阳毒在脏三焦热。徐徐发汗始能安。

洁古曰。此阳明脉。尺寸俱长。当汗。阳化气也。今按假使是阳明证。亦难专于发汗。正阳阳明当下。

太阳阳明当汗。少阳阳明随证解利。当根据表里分汗下。

〔二〕短者阴也。

指下寻之。不及本位曰短。主体虚恶寒。腹中冷气。(作生气非)宿食不消。

寸口尺中皆退促。附近关中见一半。如龟缩头曳尾之状。以其阴阳不及本位。故曰短。若关中短。

上、为寸脉。下不至关。下、为尺脉。上不至关。是阴阳绝脉。此皆不治决死。故关中不以短脉为诊。

脉经曰。短脉之象。应指而回。不能满部。浮而短者荣卫不行。沉而短者脏腑痞塞。短与长对。知长则知短矣。

短脉阴中有伏阳。气壅三焦不得昌。脏中宿食生寒气。大泻通肠必得康。

通真子曰。脉诀以一阳三阴。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乃云有伏阳耳。今按脉诀单论短。为阴中伏阳。盖以短为阴。脉短为气病。气不得舒畅。则阳气郁伏于内。非论沉涩短浮四脉共见也。内经曰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今曰大泻通肠。亦当随病浅深用药可也。

〔三〕虚者阴也。

〔指下寻之不足举之亦然〕(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曰虚。

主少力多惊。

虚脉。因按而知其虚。其诊法与芤同。皆以按而见。浮大而软。按之中无旁有为芤。迟大而软。

按之隐指。豁豁然空为虚。内经曰脉虚血虚二脉。皆因血而见。失血则中无。血虚则中空。脉诀言寻之不足。

举指亦然。乃微濡之脉。非所以形容虚也。虚与实对。实于中为实。故浮中沉皆有力。内不足为虚。故按之豁豁然空。

恍惚心中多愕惊。〔三关定息脉难成〕(按之无力脉虚轻。)血〔生〕(虚)脏腑生〔寒热〕(烦热。)补益三焦便得宁。

〔四〕促者阳也。

指下寻之。极数。并居寸口。(又曰来去数。时一止复来。)曰促。渐加则死。渐退则生。

促脉。尺微关细。寸口独实而滑数。并居于上。或来去数。时一止复来。黎氏曰促脉虽盛疾。必时一止复来者。如趋之蹶也。故徐疾不常。

促脉前来已出关。并居寸口〔血成斑〕(证危难。)血成斑非促脉证。

忽然渐退人生也。若或加时命在天。

〔五〕结者阴也。

指下寻之。〔或来或去聚而却还〕(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无常数。又曰脉来动而中止。

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曰结。主四肢。气闷。连痛。时来。

迟而小驶为缓。应指暂歇为止。缓而止为结。通真子曰据经谓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为结。其言是也。此云或来或往。聚而却还。与之稍异。来去者脉之常也。聚而还。何以见脉之结。今根据仲景所论改之。

脉经只云来缓。时一止。难经又云无常数。今根据难经增之。盖止而复来。数至。间或三两至。或又一止。无常数。

若有常数。如五动一止。又五动一止。根据数而止。则为死脉。可根据止数。克死期矣。详见下代脉辨。仲景曰。蔼蔼如车盖。曰阳结。乃阳气郁结于外。不与阴气和杂也。累累如循长竿。曰阴结。乃阴气郁结于内。不与阳气和杂也。又曰脉浮数。能食。不大便。此为实。曰阳结。脉沉迟。不能食。身体重。

大便反硬。曰阴结。亦以阴阳气偏结。因兼证而分之。不以脉止为结也。内经曰结阳者肿四肢。四肢者诸阳之本也。结阴者便血。阴主血也。二阳结谓之消。谓大肠胃热。三阳结谓之隔。谓小肠膀胱热。

三阴结谓之水。谓脾肺寒。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谓心主三焦热。是亦分阴阳之结也。王氏脉经盖因仲景之文。于脉缓止却为结阳。数止却为结阴。误甚。详述在代脉下。其实脉诀之结脉为阴。与促脉为阳相对。非若内经与仲景所言。有阴阳之分也。若必论阴阳。结则缓而止为结阴。数而止为结阳。方允当。

积气生于脾脏旁。大肠疼痛卒难当。渐宜稍泻三焦火。莫谩多方立纪纲。

〔六〕代者阴也。

指下寻之。〔动而复起冉冉不能自还〕(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曰代。主形容羸瘦。口不能言。

代者。此脉已绝。他脉代其至之义。一脏气绝。而他脏之气代而至也。代与止异者。止者按之。

觉于指下而中止。代者忽还尺中。停久方来。则是歇至。数动。止而复来。因其呼吸阴阳相引乃复动也。

今脉诀曰动而复起。则不代矣。是不明动而中止为代也。冉冉不能自还之下。却不言因而复动。是不能自还之后。脉绝不来矣。今以仲景原文改之。内经曰代则气衰。脾脉代。注云弱也。仲景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皆不以代为死脉也。王氏脉经始曰脉结者生。代者死。仲景言结代脉曰。

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

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王氏脉经述之。而与仲景本文有差。仲景两明结脉。总曰阴也。脉经分前一论来缓。时一止。名曰结阳。多添一阳字于后。一论中有还者反动。改作不能自还。举之则动。却根据本文曰结阴也。以前为结阳。则脉缓非阳也。(此盖脉诀所谓结脉)以后为结阴。则脉数乃阳也。(此盖脉诀所谓促脉)且不能自还与代脉同。何以为结脉。且结代同。而中止皆同。自还为结。不能自还为代。正以分二脉之异。今混而同之不可也。

代则血气衰虚不能相续。因其呼吸相引复动。此所以代为难治。活人书云。阴盛则结。主胸满烦躁。

阳盛则促。主积聚气痞。忧思所成。大抵结促二脉。虽时一止。为病脉。非死脉也。代则真死矣。

或曰死脉必代。而代脉未必皆死者。何也。人见其脉动摇来往。略有一止。便以为代。便以为死。鲜有不失者。盖代脉固以其有止。而有止者未可便以为代。何也。诸脉有止者四。涩促结代也。脉细而迟。往来难。时一止者。为涩。脉来数。时一止者为促。脉来缓。时一止者为结。凡此三者均谓之止。

而其所以止者迥然不同。为病亦异。而皆非死脉也。甄别于此。毫发不爽。见其所谓止者。不过于涩促结中之止。则随脉主病。真见其止如代中之止。然后断之为死。则不失矣。代脉之止。其止有常数而不忒。如十动一止。则数十止皆见于十动之后。如二十动一止。则数十止皆见于二十动之后。及加进亦如是。方为代脉。王氏脉经于代脉根据仲景。却改脉来作来数。则又混促脉之止。必全根据仲景本文方是。

〔代脉时时动若来〕(动而中止不能还。)〔再而复动似还无〕(复动因为代脉看。)三元正气随风去。魂魄〔冥冥何所拘〕(升沉旦夕间。)曰动若来。则不止也。一作动若浮。尤悖理。洁古亦随缪解之。何也。曰似还无。于脉状何似。故改之。

〔七〕牢者阴也。

指下〔寻之则无按之则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曰牢。主骨间疼痛。气居于表。

寻之则无。按之则有。则沉脉也。可以言牢脉所见之位。而失言牢脉之本状。似沉似伏者。牢脉所居之位也。实大而长微弦者。牢脉之形也。脉经曰有似沉伏。沈氏分言似沉似伏。尤为明着。又曰低而不浮曰沉。按之极下曰伏。隐指逼逼曰实。满指洪盛曰大。过于本位曰长。紧而直曰弦。兼是数者为牢脉。黎氏曰牢者坚也。固围之象。气之郁结故如此。柳氏曰牢实不转移。主有积聚。主疼痛不移其处。得此一脉。病邪牢坚。其病难愈。沈氏曰。阴阳革否其气沉伏在下。固结不移。其气欲上出而不得。故曰革也。今按古今多以革与牢混论。素问云浑浑革至如涌泉。绵绵其去如弦绝。死。曰革至如涌泉。流出之甚也。绵绵其去。流而不返义。如弦绝者。若弓弦琴瑟。弦断绝不可再续。故云死。

王贶曰革脉浑浑如涌泉。谓出而不返也。为阴气隔阳。又为溢脉。溢脉。盖自尺而出。上于鱼际。离经无根本。又有覆脉。自寸口下退。过而入尺。皆必死。此等脉见于两手或一手。难以逐部求。或曰牢脉即黄帝之所谓革脉。千金翼亦以革为牢。是以革牢同一义。然内经浑浑革至如涌泉。则此革不与脉经沉伏之革同矣。然则牢革两义也。难经曰牢而长者肝也。牢阴长阳。因沉而得。为肝之平脉。又曰脉之虚实。濡者为虚。紧牢者为实。

以邪气之盛为实也。此牢也。仲景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此革也。(机按。牢主邪气实。革主精血虚。)或又曰如挠鼓皮。鼓皮可以言革。而于实大弦长。难以取象。脉经曰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兼病以断也。难经曰病若吐血。复鼽衄血者。脉当沉细。反得浮大而牢者死。脉病相违也。

仲景曰寒则牢坚。脉书往往以牢革为一。有牢则无革。有革则无牢。究而言之。诸书所谓牢者坚也。

紧牢为实。仲景所谓革者。虚寒相搏也。脉形脉理。二者不同。不可混也。因牢论革及此。若内经浑浑革至云者。又别作一样看可也。

〔脉入皮肤辨息难〕(实大弦长沉伏间。)牢脉居沉伏之位。非入皮肤之浮部也。牢以脉形固结。郁而在下。不与迟数辨息多少以立名。故改之。时时气促在胸前。只缘水火相刑克。若待痊除更问天。

牢脉亦难以为水火相刑之象。五行各有相刑。皆有死症。

〔八〕动者阴也。

指下〔寻之似有举之还无再再寻之不离其处不往不来〕(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曰动。主体弱虚劳。崩中血痢。

仲景云。动脉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王氏脉经根据仲景文。而去若数脉及上下五字。止云见于关上。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夫动必因数而后见。此五字不可除也。脉诀并不遵根据。却自云寻之似有。举之还无。乃微弱沉之状。动脉厥厥动摇。出于众脉。岂举之还无乎。不离其处。果何处也。动见于关。不能如众脉通三部而见。内经曰脉不往来者死。若不往不来。则脉定而死矣。众书以动为阳。脉诀以动为阴。此脉居关上。阴阳相搏为动。当以阳动为阳。阴动为阴。方当。内经曰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谓手少阴俞。神门穴中脉动甚。为有妊之兆。非言动脉之状。言动脉始于仲景。曰阴阳柑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寒恶冷。此三焦伤也。成无己曰。

方其阴阳相搏。而虚者则动。阳虚则阳动。故汗出。阴虚则阴动。故发热。如不发热汗出。而反形冷恶寒。为三焦伤。阳气不通。庞安常曰。关位占六分。前三分为阳。后三分为阴。若当阳。连寸口动。而阴静。法当有汗而解。素问曰阳加于阴谓之汗。若当阴。连尺动。而阳静。则发热。素问曰尺粗为热中。若大汗后。形冷恶寒者。三焦伤。此是死证。动脉只在关上见。惟庞说分明。成氏又曰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关为阴阳之中也。若数脉见关上。无头尾如豆大。动摇者。是阴阳之气相搏也。

厥厥动摇者。自为动摇。不与三部混也。如人在众中。不与众合。名之厥厥。沈氏曰。阳动者。阳不能卫于肤腠。故汗出也。阴动者。阴不能荣于肌肉。故发热。又仲景云。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

是也。

动脉〔根源气主阴〕(阴阳相搏形。)〔三关指下碍沉沉〕(关中如豆动摇频。)动脉见关上。不见于三关。厥厥动摇。不沉沉碍指下也。池氏承讹谬解。故改之。

血出一倒经年月。〔智士名医不可寻〕(为痛为惊载脉经。)内经曰阴虚阳搏谓之崩。阴脉不足。阳脉盛搏。则内崩。血流下。此动脉为血崩者。即仲景所谓阴动也。

阴虚内损。动数见焉。岂阳搏乎。

〔九〕细者阴也。

指下寻之。细细如线。〔来往极微〕(小大于微。常有且细。)曰细。主足胫髓冷。乏力少气。

脉经曰。细者阴也。直细而软。若丝线之应指。主血少气衰。有此症则顺。非此而得之为逆。故吐衄血。得沉细则生。盖血行脉中。血既减少。脉所以细也。然虽血少。未至于失血。故脉止于细。

未至于无。血失脉亦失。故芤主失血。是知芤为失血。细为血少。今脉诀言细脉。乃云来往极微。

则微之又微。非细矣。今改之。

乏力无精胫里酸。形容憔悴发毛干。如逢冬季经霜月。不疗其疾必自痊。

冬季后阳气生。或可复其生理耳。亦不可言不疗自痊。今增散数二脉。以足脉经之本旨。

数者阳也。一息六至。又曰去来促急为数。

经曰数则为热。必审其浮沉。知其热在表里。察其大小。知其热之盛衰。亦有如数之脉。经曰脉至如数。令人暴惊。宜细详之。沈氏曰以阴阳言。数为阳脉。以脏腑言。数为腑病。论邪则为热。论病则为虚。若夫微数之脉。伤寒则谨不可汗。无病则谨不可劳。此先贤之格言。内经曰数为烦心。惟小儿之脉。一呼吸间八至。而细数者。为平耳。

散者。大而散者是也。气失血虚。有表无里。故脉散也。

沈氏曰散者不聚之名。仲景曰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也。若脉有邪气。风也。难经曰浮而大散者心也。最畏散脉独见。独见则危矣。柳氏曰是散漫无统纪无拘束之义。指下见得来动。一二至中又至一至。更不曾来往整齐。或动来即动去。或来至多去至少。或去至多来至少。是解散不收聚。

精血走。作根本脱离。不佳之兆。若产妇得之则生子。孕妇得之为堕伤。寻常心脉及夏月。最不宜独见此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