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要领,一言明:情源辨,在识人。
人之身,阴阳均,偏生疾,有二因:
外因天,内因人。六经括,五脏擒:
脏不安,五痾生;经不和,六邪侵。
从外内,治分经;从内外,别药针。
论经症,仲景详,核外感,略内伤;
论脏病,越人良,外感略,内伤详。
各因时,仔细量,何先后,何短长。
秦汉医,循本诊,揭要道,举纲领。
纲领正,条目明:心烦痛,热周身;
肝胁痛,满转筋;肺喘咳,寒热蒸;
脾体重,肢难用;肾胫寒,少腹痛;
头项痛,太阳寒;阳明热,实渴烦;
少阳呕,苦热寒;太阴吐,下食难;
但欲寐,少阴经;厥阴证,消渴生;
饥不食,气冲心。十一证,必须分:
一曰气,二曰血,有不和,伤劳制;
三痰凝,四郁结,五饮食,失其节;
一风中,二寒伤,三暑感,四湿戕,
五燥感,六火侵:十一病,内外生,
廿二条,诸病根,探得源,流易清。
学斯法,韬略存,穷病源,知病情。
急病火,怪病痰,暴病实,久虚残;
里外宁,表内安,寒喜热,热喜寒;
热好语,寒懒言,虚静默,实躁烦。
实热表,阳偏生;虚寒里,偏于阴。
临阵辨,病情真。十六语,有传薪。
虚宜补,寒宜温;里攻下,善用兵;
实宜夺,热宜凉;表发散,队归行。
论病源,不泥方:是外感,宗南阳;
是内伤,千金良;内外杂,活法详。
天人验,灵素参,难经旨,其味甘;
伤寒论,金匮函,须讲究,细心看:
诸大家,亦当观。
博返约,学入门;认症法,须讨论;
汤头歌,记无忘;药性歌,解宜详;
读本草,求证凭;参纲目,识产形;
三字作,医经纲,只明理,未载方。
方治病,未尽能,勿执方,洁古云。
冀后学,理先明,明活法,妙在人。
勤自得,怠无成,戒之哉,宜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