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保婴撮要

流注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小儿流注,乃气流而注,血滞而凝,元气不足之症也。或因闪跌堕伤,或因肝火气逆,或因六淫内侵,或因脾虚食积,或因禀赋所致,结于四肢节体,患于胸腹腰臀,或结块,或漫肿,或作痛,悉用葱熨之法,须固元气为主。闪跌者,和血定痛丸。肝火者,九味芦荟丸。食积者,四味肥儿丸,药能对症,未成自消,已成自溃。若脓成不溃者,元气虚也,先补而针之,庶使毒气不致内攻,气血不致脱陷。若脓出而反痛者,气血虚也,用八珍汤。作呕少食者,胃气虚也,用四君子汤。欲呕不食,或腹作胀者,脾气虚也,用六君子汤。口噤搐搦者,气血虚极而变症也,用十全大补汤。

内热晡热,阴血虚也,四物、参、 、白术。表热恶寒,阳气虚也,十全大补汤。热来复去,或昼见夜伏,昼伏夜发者,虚热也,当大补元气。若色赤,肿起而脓稠者,尚可治。不赤,硬而脓清,或脉洪大,寒热发渴,及不受补者,皆不可治。

杨鸿胪子年十二,左胁下患此,服流气饮、十宣散之类,元气益虚,年余不敛,左尺脉数而无力,左关脉弦而短,此肝经之症,因禀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血燥火炽而然耳,用六味地黄丸以滋肾水,九味芦荟丸以清肝火,而愈。

一小儿九岁患此,久不收敛,或咳嗽,或寒热,皆服清气化痰之药,前症益甚,至夜作喘口开,彻夜不寐,手足并冷,药饵到口即呕,余谓悉因脾气虚甚所致,先以人参、白术各五钱、炮姜五分,以米汤煎之,时灌数匙。次日能服一杯,次日又服一剂,诸症渐愈。至十余剂后,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异功散而愈。

李通府子十六岁,腰患之,三年不愈,色黯下陷。余曰:此肾经症也,宜用六味丸,滋化源以生肾水,更用如圣饼,外散寒邪以接阳气。不信,别用杂药,元气益虚,七恶蜂起,始信余言,仍用前药而愈。

陈州守子,闪右臂腕肿痛,用流气等药,发热作寒,饮食少思,口舌干燥,肿痛愈炽,形气益疲,余以助胃壮气为主,佐以外治之法而愈。

黄地官子,腿患之,肿痛发热,以湿毒治之,虚症悉至,余谓此元气虚弱,外邪乘之也。用十余大补汤、如圣饼而愈。

一小儿臂肘肿硬,用流气饮,肉色不变,饮食少思。余曰:此肝脾虚症也。用六君、桔梗、薄、桂、茯苓、半夏,及如圣饼而消。

一小儿腿腕间患此,已半载,肿硬色白,形气俱虚。余先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三十余剂,却佐以八珍汤二十余剂;

更用葱熨法,肿势渐消,中间一块,仍肿。此欲作脓也,当补其血气,俱用托里散为主,异功散为佐,仍用葱熨法,月许针出稠脓。仍用前二药,及豆豉饼,三月余而愈。

一小儿腿患之,肿硬色白,恶寒懒食。此脾胃阳气虚,而不能成脓也,非敷贴败毒所能疗。遂用托里散,及葱熨法,月余;患此胀痛发热,脓成针之,脓出而安。仍用托里散,肢体渐健。因饮食内伤泄泻,忽口噤目闭,自汗手冷,此脾胃虚寒之恶症也。以异功散,内用人参一两、干姜一钱半,灌之尽剂而苏。又以托里散,内用人参五钱,数剂始能动履;

却用托里散、大补汤、葱熨法、豆豉饼,半载而愈。

一小儿十五岁,早丧天真,日晡发热,遍身作痛,或四肢软酸,唾痰头晕,服祛湿化痰之药,腿之内外肉色,肿硬而不变。因服攻毒之药,虚症蜂起。按:褚氏云:男子精未满,而御女以通其精,五脏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

正合此论。遂用补中益气汤及地黄丸,半年而愈。此等症候,误认为实热,而用败毒之药者,必致不救。

贾阁老子,年十六,患此二载矣,脉洪大而数,脓清热渴,食少体倦,夜间盗汗,午前畏寒。余曰:此真气不足,邪气有余之症,治之无功矣。彼恳求治,午前勉用四君、芎、归、炙草;午后四君、麦门、五味,逾月诸症渐减。有用渗利之剂,保其必全者,彼信服之,形体骨立,未几而殁。

一小儿右腿腕壅肿,形体怯弱,余欲以补气血为主,佐以行散之剂。彼不信,反内服流气饮,外敷寒凉药,加发热恶寒,形体愈瘠,始求治于余。余曰,恶寒发热,脉至洪大,乃气血虚败之恶症也,不可治矣。后溃而不敛,沥尽气血而亡。

掌教顾东帆子十余岁,秋间腰腿隐隐牵痛,面色青中兼黑。余曰:青是肝虚,黑是肾虚,当急调补脾肾,否则春间必患流注矣。不信,另用行气破血之药,至夏,腰臀间漫肿五寸许,复来请治,脉数而滑,按之如无,此元气虚极,而脓内溃不能起也,辞不治。后果殁。

健脾渗湿饮 治疮疡初起, 肿作痛,或湿毒下注,或环跳穴痛。

人参 白术 苍术 防己(酒拌) 黄柏(炒) 川芎 陈皮 当归 茯苓(各五分) 木瓜(不犯铁器)

柴胡梢 甘草(各三分)

上姜水煎服,如三五剂不退,加桂少许,酒煎亦可。小便涩,加牛膝。身痛,加羌活。

和血定痛丸(一名黑丸子) 治流注膝风,或闪跌瘀血,肢节肿痛,服之自消。若溃而发热,与补药兼服自效。

百草霜(五两) 赤小豆(半斤) 川乌(炮,一两五钱) 白蔹(八两) 白芨 南星(炮。各二两)

芍药 当归 牛膝(各五两) 骨碎补(四两)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汤下。

神效葱熨法 治流注结核,或骨痈鹤膝等症,先用隔蒜灸,若余肿尚存,用此熨之,以助气行血,散其壅滞,功效甚速。又治跌扑损伤,止痛散血消肿之良法也。其法用葱细切捣烂炒热,频熨患处,冷则易之,如鹤膝风,兼服大防风汤而愈。

隔蒜灸法 治流注及痈疽、鹤膝风等症。每日灸二三十壮,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随火而散。盖火以畅达,拔引郁毒,此从治之法,有回生之功。其法用大蒜去皮,切三文钱浓,安患处,用艾壮于蒜上,灸之三壮,换蒜复灸,未成即消,已成者亦杀其毒。如疮大用蒜杵烂摊患处,将艾铺上烧之,蒜败再易。如不痛,或作脓,或不起发,及疮属阴症者,尤当多灸。凡疮不痛,不作脓,不起发者,皆气血虚也,多主不治。惟患在头面者,不宜多灸。论中婴儿灸法,见疔疮。

如圣饼 治流注,及一切疮疡,不能消散,或溃而不敛。

乳香 没药 木香 血竭 当归(各等分) 麝香(减半)

上为末,用酒糊和饼二个,乘热熨之,毒疮加蟾酥。

六味丸(一名地黄丸) 此壮水之剂也。夫人之生,以肾为主,凡病皆由肾虚而致。其流注、瘰 属肝肾二经,发热作渴,小便淋秘,痰气壅盛,嗽血吐血,头目眩晕,小便短少,眼花耳聋,咽喉燥痛,口舌疮裂,齿不坚固,腰膝痿软,五脏虚损,尤宜用之。乃水泛为痰之圣药,血虚发热之神剂也。(方见发热不止)

当归补血汤 治流注,及溃疡肌热,面赤烦渴,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此血虚症也。误服白虎汤必死。(方见发热不止)

益气养荣汤 治流注气血虚弱不消散,或四肢颈项患肿,不问坚软赤白,或痛或不痛,日晡发热,或溃而不敛。

(方见鹤膝风)

十全大补汤 治诸疮血气虚弱,不能消散,溃腐收敛,或寒热汗出,口眼歪斜,肌瘦少食,或日晡发热,自汗盗汗,或朝寒暮热,疮口不敛等症。(方见便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