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集,明正德间《宋学士文集》本,20卷,明初宋濂著,前有杨维桢、贝琼二序。包括翰苑前集10卷,翰苑后集10卷。所收诗文,大致都是他做翰林学士时所著。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属今浙江)人。《銮坡集》为《宋学士文集》的第一部分。《宋学士文集》(又名文宪集),为四库全书之一。
作者:宋濂11个月前洪武圣政记,一卷,明宋濂撰。是书略仿《贞观政要》之例,标题分记。分《严祀事》、《正大本》、《肃军政》、《绝幸位》、《定民志》、《新旧俗》六类。而《新旧俗》下又分《申禁令》、《核实效》、《育人才》、《优前代》、《正礼乐之失》、《去海岳之封》、《严宫阃之法》、《厉忠节之训》、《刬积岁之弊》九子目。濂自为《序》,见所作《文宪集》中,盖当时奏御之书也。梅纯《损斋备忘录》曰:“本朝文章近臣,在洪武初,则学
作者:宋濂11个月前寓言集。明宋濂著。40则。系作者于元末隐居之时所作。抨击元代政治社会的黑暗、讥刺一般的人情世态。笔锋犀利,寄意深刻。形式上,“起有引,末有记” (傅旭元《小序》)特为讽刺流弊而设。
作者:宋濂11个月前32卷,明宋濂撰。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自幼勤奋好学,以文章著名。元代至正年间被举荐为翰林院编修,推辞不就,入山隐居著述。明朝初年接受明太祖的征聘,任江南儒学提举,后主持修撰《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后因长孙宋慎牵涉胡惟庸案,全家流放茂州,中途病死于夔州。谥“文宪”。其集为《四库全书》所收,另有明正德九年刊本、嘉靖庚戌刊本、康
作者:宋濂11个月前般若心经解义节要,一卷,明无念居士节要并序。原标宋溓文句,按文句为诸家节要之一,排版误提一格,目录因而误标。或谓宋自称无念居士,然则以明初人,安得于嘉靖年作序耶?
作者:宋濂11个月前二一○卷。纪录元朝太祖至顺帝十四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宋濂 (1310—1381)、王祎 (1322—1373)主编。宋濂字景濂,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明初历史学家、文学家。洪武九年(1376),除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他辅助朱元璋有功,与刘基、叶琛、章谥并称为“四先生”。著有《宋学士文集》。王祎字子充,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明初历史学家、文学家。拜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
作者:宋濂11个月前文别集。明宋濂(号潜溪)著。八卷。本集所收,均为写于元末之文,原本系郑涣兄郑仲舒所辑,由郑涣增补编定。初刊于元至正年间,有陈旅序、至正十三年(1353)王祎序、欧阳玄序、至正十六年郑涣跋。另有明黄溥辑刊《潜溪集》十八卷,与本集内容不同,是宋濂一生著作的选本。据《宋学士文粹》郑济跋,《潜溪集》原本四十卷。但今见此集均只八卷,当为明人所删并。八卷。原刊本已不可见,今存明嘉靖十五年(1536)温秀校刊
作者:宋濂11个月前二卷。明宋濂(1310—1381)撰。宋濂集重刻于嘉靖中,行世甚久。此本乃清顺治十二年(1655)宋濂裔孙实颖得文征明家所藏旧稿以示金坛蒋超,超择其中今本未载者得三十八篇,编为此集,以补其遗。并以韩叔阳刻本重勘,其中跋何道夫所著《宣抚郑公墓铬》等十一篇皆今本所已载,超盖检之未审。其余二十七篇则实属佚文。推究当日之意,大概因元代功臣诸颂及志铭诸篇大抵作于元,至明不免有所讳。或以尊崇二氏,不免过当,
作者:宋濂11个月前《元史》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明宋濂等撰。修于洪武二年(1369),次年又做修改。二百一十卷。分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据元代各朝实录、诸家行状、墓表及《元经世大典》等编成,保存了较多史料。此书为《元史》白话文。
作者:宋濂11个月前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共有210卷,系明朝宋濂、王祎等编著。书中内容从宋开禧二年(1206年)起到明洪武二年(1370年)止,记载了165年元之历史。洪武二年,李善长、宋濂、王祎等奉诏,征汪克宽等 16人为纂修,据元十三朝实录,修成159卷。洪武三年,复征朱右等13人再修,据元实录、典志、史料杂著等,修成为210卷本。计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本纪仿《两汉书》,志仿《宋史
作者:宋濂12个月前《宋文宪公护法录》(简称《护法录》),是宋濂佛教作品的选集。凡十卷。明代宋濂着,云栖袾宏辑录,钱谦益校订。宋濂曾三度阅大藏,儒门中以多闻总持著称。本录即辑录其所作‘金华文集’中有关护持三宝之文章,计收有塔铭、碑、记、序、诰、赞、铭、颂、偈、说、题跋等诸多种类。《护法录》在明清佛教界有很大影响,缘其所收三十九篇高僧塔铭,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护法录》因此被称为传灯录,一代僧史。
作者:宋濂12个月前明人乐韶凤、宋濂、王僎等人奉旨编修。成书于明洪武八年(1375)。该书分16卷。在宋濂为此书所做的序言中,认为宋代人沈约在其《四声韵谱》中提出的四声八病之说,是用吴地的语音来约束中国的音韵学。应该由本书来更正其中的错误。于是,该书以宋代人毛晃的《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为根据,以元代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参考,稍稍引进其它资料加以增删,采用文字义训,分韵归字的办法。把古音中的平、上、去三声并为22部
作者:宋濂12个月前一名《龙门子》,诸子辨伪著作。一卷。明宋濂撰。成书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初刊于明正德年间。原为《宋学士文集》中的一篇,后世乃裁篇单行,有一九二八年北京朴社铅印出版顾颉刚点校本,后又收入一九五五年中华书局《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诸子辨》写于应朱元璋征召前。时元璋部将邓愈攻下建德,宋濂乃遣妻、子往诸暨山中避难,自己独居浦江。平日无事,乃用近三个月时间,撰成此书。对先秦到宋代三十余家子书进行
作者:宋濂12个月前明代文章理论著作。宋濂著。《文原》分上下篇。上篇推究文章的来源,论文的本体。“吾之所谓文者,天生之,地载之,圣人宣之。本建则其末治,体著则其用章。”下篇探求写作的方法,指出“为文必在养气”。剖析文章的利病,以“四瑕八冥九蠹”为文患。四瑕:雅郑不分之谓“荒”,本末不比之谓“断”,盘骸不束之谓“缓”,旨趣不超之谓“凡”。八冥:訏者将以疾夫诚,椭者将以蚀夫圜,庸者将以混夫奇,瘠者将以胜夫腴,粗者将以乱
作者:宋濂12个月前明代宋濂 (1310—1391)作。这是一篇赠序。洪武十一年 (1378),已经告老辞官的宋濂从家乡到南京入朝,同乡晚辈,正在太学学习的马君则拜见他,这篇序是宋濂写给马君则的临别赠言。文章的主旨是勉励青年专心求学。作者先写自己少年时代得书、从师和求学之难,后写当今太学条件优越,得书、从师和求学之易,告诉太学生: 如果业有不精,德有不成,决不是别的原因,而只是自己用心不专。文章摆事实,讲道理,寓道
作者:宋濂12个月前二卷。宋濂(1310—1381)撰。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人。元朝至正(1341—1367)中举官翰林院编修,不赴,明初官江南儒学提举,奉命修《元史》,官累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为学博览群书,尤攻经学,为文有古风,明初著名文学家。一生著述丰富,有《宋学士全集》等。《浦阳人物记》记浦阳(今浙江省浦江)人物,分忠义、孝友、政事、文学、贞节五目,共记二十九人,后附“进士题名”一
作者:宋濂1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