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便说过,他「一向主张『古为今用』,佛经不是仅供信仰持诵的,更当『如说修行』,应用於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法师也指出:「『解义』是对听到、读到的任何学问都能了解其内容。这又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种是从语言文字的表面去理解,望文生义,却不一定是真的意思;第二种则是以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及对佛法的修行来通达、识透文字的内涵,根据实际经验,根据证悟层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认。」 由於圣严法师特别重视
作者:圣严20小时前当我编撰《印度的佛教》时就已知道,初期的大乘经典之中,《般若经》的性空思想,与被贬为小乘的《阿含经》缘起论,是很相应的。《华严经》与《维摩经》,本质上是站在排斥小乘的立场。《法华经》则起而作综合性的调停,诱导大小三乘,归入唯一佛乘,处处指出,二乘三乘是权非实,唯一佛乘才是究竟。将二乘置于阶段性的地位,承认其有进入化城的价值,鼓励其当更上一层楼,舍二乘三乘而直达一乘。
作者:圣严2天前两千年来汉传佛教的智能宝库,若以教观义理的深入影响而言,天台学可说是独一无二。尤其是天台大师们所留下来的著作,不仅数量庞大,且教义与观行并重,理论与实修双运,勘作为佛教未来全人类共同需要的蓝本!《教观纲宗》是明末蕅益智旭大师针对天台学撰写的名著之一。因为智旭大师是学贯大小乘诸系佛法的大通家,阐扬天台教观并未墨守成规,所以《教观纲宗》也可以说是明末时代的新天台学。圣严法师有鉴于这样精简扼要的天台珍
作者:圣严5天前《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现被收入《大正藏》第四十七卷,其「决疑」有三门:疑师、疑法、疑自;「行愿」开四门:礼忏、十念、系缘、众福。在「十念」门中,主张每日清晨服饰以後,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如是十口气名为十念,意在令心不散,专精藉气束心,作此十念已,发愿念回向文,便是我们现在要讲解的〈慈云忏主净土文〉(以下略称〈净土文〉)。其内容相当好,能够坚固我们对净土法门的信心。
作者:圣严5天前中国的农历七月民间称之为「鬼月」,流行普渡。以佛教来讲,七月是地藏菩萨的涅槃日、成道日。所以今天我要介绍地藏菩萨的大愿法门,内容包含了信、愿、行。 在信仰方面,首先我们要相信地藏菩萨发的愿是真的;然后也学习他那样发大愿。在修行的实践上,一方面要学习地藏菩萨广度众生,另一方面则可诵持地藏菩萨的名号、研读相关的经典,并且修持地藏菩萨教我们如何忏悔、如何消除业障的法门。
作者:圣严5天前自从我深入律藏以及古人的戒律注疏以来,知道以今日的时代环境,墨守完成于二千五百多年前印度境内的戒律条文,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但是,若无佛制的戒律,作为佛教徒的生活准则,清净身口意三业的目的,也就很难达成。因此,我是注重佛陀制定戒律的精神,不主张死守其全部的戒律条文。 我对于戒律的探索,自始迄今,虽没有间断,我的戒律学作品,却不是很多,成书出版的,除了《戒律学纲要》,仅有《佛教制度与生活》、《学佛知
作者:圣严9天前《比较宗教学》堪称宗教圣典。圣严法师以其学通古今、演绎东西,倾力将欧亚古文明国度所衍生成熟的宗教派别,与原始宗教,依源流、内涵、经典分论;同时又作一统合论述巨细靡遗。分立:原始宗教、未开化民族的宗教、古代民族的宗教、印度的宗教、中国的宗教、少数人的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佛教十章、四十五节、二百四十七篇,其工程之浩繁,难以尽数,是为人类文明史中之最重要的文化资产之一。
作者:圣严10天前佛学界公认的最权威、最平易的学佛入门书,著名佛教大师圣严法师引你进入佛学之门!圣严法师根据当代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了佛教发展的基本脉络,还原了佛教的本来面貌,揭示了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对佛陀深奥教义的浅显表述,踏实可靠的修行方法。 本书释迦牟尼的成佛之道,佛陀的教义及教化,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及教团发展,何谓四圣谛、五蕴、十二因缘,因果与因缘,唯心与唯名,活佛与活菩萨、学佛的基础,在家
作者:圣严12天前《智慧100—消除烦恼的方法》一书是圣严法师从佛经中辑出的100则偈语汇集,用通俗的语言,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做了简明扼要的阐释,用以指导现代人的生活,帮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正确地对待生活,破除烦恼,获得内心的宁静。 如何应对危机,圣严法师教导我们: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作者:圣严16天前佛法在印度,早由空有两大思潮的激扬,而演成大乘性相的两大派系。传来中国,到了黄金时代的隋唐,大小乘十宗的旗帜,也已很鲜明地竖立起来。各宗派的创立者虽从修证佛法的境界各自发挥其心得,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建立其不同的宗派。可是回到修持上来,则不归于戒律,即归于禅观或净土;而修禅观或净土行者,仍不能离开戒律,以戒律为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那么,不论出家或在家佛徒,对于戒律都是一样的需要,因全部佛法都是建
作者:圣严25天前该书是圣严法师根据当代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了佛教发展的基本脉络,还原了佛教的本来面貌,揭示了佛教的基本教义。 ·释迦牟尼的成佛之道,佛陀的教义及教化,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及教团发展。何谓四圣谛、五蕴、十二因缘,因果与因缘,唯心与唯名,活佛与活菩萨。学佛的基础,在家居士如何学佛,修行的次第和方法。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权威,是你了解佛教,修行入门的最佳参考书。
作者:圣严27天前《学佛群疑》是《正信的佛教》的续篇,文字浅显流畅,解答精辟详细,是学佛入门的必读经典。佛教相信神通和异能吗?相信风水算命吗?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密宗是什么?念佛能消灾延寿吗?持咒有用吗?魔考是真的吗?如何修行?如何禅修?个人自修和群体共修有什么不同?佛教徒能赚钱吗?能有感情生活吗?佛教的生命观合乎科学吗?佛教的世界观合乎现代科学吗?佛教相信世界末日吗?
作者:圣严27天前禅宗虽称不文字,并非不用文字,相反地,倒是善用文字来傅播佛法的一个宗派。“不立文字”的主张,出於菩提达摩的<入道四行>所称:“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於文教”。过了二百多年,至圭峯宗密的《中华傅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始有“然达磨西来,唯傅心法,故自云:我法以心傅心,不立文字”之句。到了宋朝,杨仪序道原的《景德傅灯录》时,也说,“首从於达磨,不立文字,直指心源,不践阶梯,经登佛地。”
作者:圣严29天前圣严法师在纽约东初禅寺的六次演讲,《维摩诘所说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简称《维摩诘经》或《维摩经》。梵文Vimalakīrti是净名及无垢称的意思,故在学者间,常称之为《净名经》。这六场演讲,是由法鼓山文教基金会主办,每场的听众都有二千至三千人,现场有中华电视公司派了三架录影机及一台OB车,录制成为影视带于该公司的公益节目时段播出。另由苏丽美居士将录音带整理成电脑印稿,再经我在纽约,先后花
作者:圣严1个月前阿弥陀佛之所以成为阿弥陀佛,是因为他在修行菩萨道的阶段,发了四十八个大愿,最后不但修行成佛,也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救济一切众生。而叙述阿弥陀佛成佛的因缘,以及发愿的愿文,就是《无量寿经》的主要内容。
作者:圣严1个月前《明末佛教研究》所收四篇稿件,是对明末的居士佛教、禅、净、唯识,作了全面性的调查研究,所用的工力和时间,相当可观,对于资料的搜集、分类、研判,多半是在精读多读的方式下产生。明末佛教,在中国近代的佛教思想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上承宋元,下启清民,由宗派分张,而汇为全面的统一,不仅对教内主张“性相融会”、“禅教合一”以及禅净律密的不可分割,也对教外的儒道二教,采取融通的疏导态度。诸家所传的佛教本出同
作者:圣严1个月前本书提供基本的佛教常识,帮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一窥佛教究竟。圣严法师以深入浅出的笔法,化解一般人对佛教名相典故的疑团。篇篇都是学佛者不可不知的常识,例如:原始佛教,怎样做一个居上?怎样修持解脱道?为什么要做佛事?等等,并为好奇的读者解惑:神通的境界与功用、神鬼的科类、佛陀的生灭年月、僧人的姓名源流、舍利考原等等。透过本书,可以以清楚原始佛教的成立过程与思想,具体掌握修持的要领,并且了解许多
作者:圣严1个月前为什么一个人可能得到一切却仍旧不幸福?因为幸福其实是来自自我的“放下”、烦恼的“消融”,而不是任何东西的“获得”。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作者:圣严1个月前圣严法师将敞见于经律中所记载的圣徒事迹,汇集编写成一则则生动的故事,运用浅显通俗的文字,将二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在目。他们的度化故事,展现了佛法平等普化的智慧;他们的行谊,得以为后世学佛人的典范。期待读者亦能由其中获得启发,开启智慧解脱的大道。
作者:圣严1个月前佛教如今已是一个遍布全球五大洲的世界性宗教,然在其发源地──印度,如今却凋零不振。无论如何,在佛教史上,印度永远都具有独特的地位。这不仅因为她是释迦牟尼佛的故乡,更重要的是今日世上各主要佛教宗派,如北传、南传及藏传佛教的思想教义,均在佛教行之于印度的一千七百多年间完其大备。 在此期间,印度更发展出丰盛的佛教艺术,不论是雕刻、建筑、绘画、文学都是今日世人的文化瑰宝。本书从不同层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佛
作者:圣严1个月前《圣严说禅》没有教授禅修的方法,而是用一百则禅语的解说,让读者体验禅修者的心境,遇到困顿逆境时,可以当做精神食粮;遇到烦恼痛苦时,可以当做清凉散;遇到无奈时,可以当做避风港;遇到消沉落魄时,可以当做良师益友鼓励;遇到得恴忘形时,可以当做缓和冲撞的手刹车。
作者:圣严1个月前